漫画/张永文
宁陕县医院大楼很是气派,但是医生的流失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
大西北网3月15日讯 据华商网报道 宁陕县医院,9层豪华大楼,仅有28名正式医生,大批骨干医生离开;一些乡镇卫生院缺医生更缺病人,医疗设备静静地躺在墙角……
2014年医改重中之重的县级公立医院,如何能解决“医荒”问题,打破“国家的钱向下走,病人和医生却向上涌”的怪圈?病人来了,医生走了。这几乎是国内很多县级医院最大的困扰。
一方面,医改推进,县级医院的门急诊人数正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医生流失、人才匮乏,让一些县级医院很艰难。
与县级医院不同,“双缺”是一些乡镇卫生机构的现实。政策扶持下,高昂设备进来了,却缺少会操作的医生,也等不来几个用它的患者。本报记者近日的调查中,有一个乡镇卫生服务中心11天仅接诊7人。
如何解决县级“医荒”问题,或成为啃下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的关键。就像采访中,宁陕县医院院长陈玖浩所说,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没人。
缺少医生,无疑是宁陕县医院目前最头痛的事。
该院始建于1950年,现有职工205名,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仅28名,但2013年,医院的门急诊多达10万余人次。
与此相伴随的,是大批骨干医生的陆续离职,孙晓暑、邱会敏、岳友莲、杜德胜、徐和林、武琪、张天友、鲁……一名医生向记者细数昔日同事的名字。据他统计,近几年离职的医生有近20人,近乎占到医院半数骨干。
在一些医生眼里,管理的混乱导致人才流失。而该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吕宣益认为,流失客观原因居多。有点经验的医生都想去更好的地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一拿,能走的大多也走了。
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没人
在宁陕县医院,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左右,3个某高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应聘到医院。上班后相继取到执业医师资格证。
随后,第一位女大学生被派往急诊科,由于经验不足将一个男童治病致死,后辞职离去;之后,她的同学被派往急诊科,负责120急救,结果接病人时发生车祸,她和护士、司机3人受伤,随后也辞职了;后来,医院决定派第三个同学去急诊科,但是她害怕去急诊科,最终辞职了。
宁陕县医院多位医生证实确有此事,甚至有人说出3人的姓名及去向。本报记者几经努力,分头联系上了上述3人。
第一位女医生现在在商洛某县级医院上班。这位刚生完小孩的妈妈,提起此事,心里依然内疚,“当时我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如果有更多经验,可能情况会好些”。她证实,那个小男孩是得手足口病去世的。
第二位女医生确实是发生车祸后离去的。对在宁陕县医院的事,她不愿意过多提及。她还没有找到工作,那次车祸导致她下巴骨折。
记者了解到,当时这位27岁的女医生,曾连续值班360天,每天24小时在岗。她昔日一位同事说,“小姑娘哭着请假,但科室人手不够没办法让她休假。最后到春节了,其他医生轮流加班,才算给小姑娘几天假”。第三位女医生,目前是西安东郊某医院的业务骨干。她不承认离开宁陕是迫于急诊科的压力,“是为了男朋友”才离开。
最近5年中,宁陕县医院招收的本科生,绝大部分辞职离去。宁陕县医院职工、县人大代表罗建军发现,本来每年有10名本科生名额,结果只能招到三四人,来了的,取到执业医师资格证后,也跳槽跑了。
宁陕县医院院长陈玖浩说,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没人。2013年医院给每个本科毕业生补助10万元安家费,吸引人才,结果没招来一个人。
急诊科5位医生 4人挨过打 几乎人人涉纠纷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有3年实践经验的医生,才能到急诊科工作,显然上述3人不具备这个资格。
在宁陕县医院,很多医生视急诊科为“狼窝虎穴”。
一些医生证实,急诊科5位医生,几乎人人都有医疗纠纷,“我们的执业医师资格证,被轮流扣在法院当做证据”。
除了医疗纠纷外,80%医生都尝过患者或其家属的拳头。
本报记者证实,此前该院多名医生向当地卫生局举报,按照规定,二级医院急诊科应该设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但是医院只设立急诊科,每次值班仅一个医生。
“不出事才怪,我给医院领导书面汇报没几天,也就是话音刚落,医疗纠纷就发生了”,一位急诊科医生说。2013年8月7日,宁陕县男子柳泽坤喝了多半瓶啤酒后感觉身体不舒服,前往县医院急诊科就诊,值班医生何代福检查后就挂上吊瓶,约30分钟就发现柳泽坤不行了,手忙脚乱的何医生立即跑去叫人,等其他医生来了,患者已经救不过来了。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3/15/051880183.shtml
(责任编辑:鑫报)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3/15/0518801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