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日前,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专门就前三季度吸引外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热点问题答记者问。最新数据显示,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折合10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今年以来吸收外资首次实现美元、人民币项累计指标“双转正”。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日益显著的成果,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中国对全球经济主体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在华业务逆势加码
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9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367家;三季度,19个省市吸收外资实现正增长……一个经济体对外资有没有吸引力,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吸收外资主要呈现3个特点:一是吸收外资态势总体趋稳;二是吸收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外商投资信心回稳向好。
“外商投资企业由疫情初期的等待观望变成目前的增资扩资,宝马、戴姆勒、西门子、丰田、LG、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一大批大项目在华增资扩产。1—9月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以美元计同比增长25.5%。”宗长青说,预计正常情况下,今后3个月将延续当前的增长态势,全年有望实现稳外资工作目标。
数据的背后,是外资企业的实际行动。
8月26日,全球生物医药巨头德国拜耳集团宣布启动处方药北京工厂产能提升项目,以满足中国市场未来对拜耳高品质药品的进一步需求,该项目投资金额超过5000万欧元。“这个项目不仅成为拜耳在中国发展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也是我们为更多中国患者提供高品质药物的新起点。在中国增资扩产充分显示了拜耳的坚定承诺与信心。”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江维说。
9月26日,福特汽车全球首款先锋纯电SUV汽车“Mustang Mach—E”选择在北京车展首次亮相。福特汽车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的驱动中心,一直是福特汽车全球电气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车在华首次正式亮相,是福特进一步深化“更福特、更中国”的重要举措。
“外资撤离论”不攻自破
外资企业的实际行动,让“外资撤离论”不攻自破。
“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外资企业每年有进有出、投资有增有减,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符合市场规律。但从总体态势看,进的多、出的少,增的多、减的少。年复一年,我国吸引外资不仅总量在增加,而且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在疫情暴发的今年也不例外。”宗长青说。
中国为何能始终保持较强的外资吸引力呢?对此,宗长青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原因。
率先复苏的宏观经济。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在全球率先由负转正,国际国内对比明显,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从根本上稳定了外商投资中国的预期和信心。不少外资企业将中国作为跨国投资的“避风港”。
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今年以来,中国两次出台稳外资10条新政策,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增设3个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金融等服务业开放……1—9月,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增长15%,占比达77.9%。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外商投资法及其条例正式实施,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审批备案,出台外资企业投诉办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据中国美国商会调查,会员企业认为投资环境改善的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持续开放“引力”增强
外资看好中国,不仅基于当前稳健复苏的经济,更因为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带来的长久机遇。
“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对像卢森堡国际银行这样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未来,卢森堡国际银行期待与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强合作,并会推进在中国设立营业性机构的计划。”卢森堡国际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刃说。
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经济史专家理查德·格里菲斯表示,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效果良好。从长远来看,这将进一步增强外商在华投资信心。
宗长青对本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完善应对预案,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全年稳外资工作目标。
具体来看,主要是4个方面工作:持续抓好政策落地;抓好对外开放;抓好外资企业服务;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如对外开放方面,将加快修订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外资享受优惠政策范围;落实北京市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方案,在全国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