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12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录内药品总数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本次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谈判成功,其中包括96个独家药品,谈判成功率高达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均价降幅过半。(相关报道见08版)
据专家介绍,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创下了谈判药品数量之最,新入围的药品在降价幅度和临床效果上实现了“较高性价比”。这次调整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与前一次调整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我国自2000年第一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制订以来,先后于2004年、2009年、2017年进行了调整,从2009年到2017年,调整间隔时间长达8年。此后于2019年进行了一次调整,一年后又进行了这次调整。
从相隔8年到相隔1年,调整的节奏之快让业内很多人为之惊叹。这得益于今年7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可见,这种快节奏调整将会成为常态。
医保药品目录快节奏调整,对于创新药和临床必需药是重大利好。过去这类好药很难盼来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机会,不少都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药企只要手中有好药,就不担心被埋没。医保药品目录快节奏调整,有利于推动药企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创新开发,力争取得高质量和低价格的竞争优势。那些仍然不肯放弃带金销售等老做法的药企,注定会受到市场的惩罚,终将被淘汰出局。
由于调整节奏加快,医保药品目录将不再是“保险箱”。《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医保优先保障的药品,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保健药品等非必需药品将不再纳入目录。过去有不少辅助药在目录内长期“占坑”,导致诸多患者迫切期盼的临床必需好药难以进入目录。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药品加入目录和调出目录的节奏随之加快,将使更多患者从此告别“望药兴叹”的历史。
此次调整,是快速调整、动态调整的第一次,也让观望者、怀疑者吃上了定心丸。受此影响,药企要加快药品创新研发,医生开处方也会减少很多顾虑,而公众从中获得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用得上真正需要的药品,还能获得低价的实惠,在此基础上还能按比例报销。这几方面的好处相加,将使医保民生福利得到一次快速拉升。
在近期的药品议价谈判中,不仅频现“灵魂砍价”,不少药品还出现了全球最低价。我国有最大的医疗保障网,也有最大的人口基数,按照市场量价关系,在与跨国药企谈判时,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获得全球最低价。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包括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集中招采等在内的许多重大改革,也使药品市场秩序被理顺。
上述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医保民生福利快速拉升仍将持续下去。药品质量越来越高、药价越来越便宜、患者看病负担日益减轻,将成为必然趋势。(秋实)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