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靠北斗种地靠无人机养殖靠大数据
北疆内蒙古挥别“靠天吃饭”“逐水而居”
70多年来,青春、青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注脚。
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的乌兰夫,17岁的时候考入蒙藏学校,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推动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建立。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来到内蒙古援建,在“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很快结束寸铁不产的历史。
如今,内蒙古正在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无数青年在祖国北疆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新青年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活力
随着早高峰的到来,内蒙古包头这座工业城市呈现出繁忙的景象:数以万计的包钢工人,骑着自行车、电动车如潮水般从钢铁大街涌入厂区;在青山区的兵工大道上,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们赶往工厂;在稀土大街上,年轻人怀揣着创业梦想进入稀土高新区金融广场上班。
4月30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入包钢(集团)公司厂区见到曹雪燕时,这位内蒙古包钢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副产精制部区域工艺技术主管正在检查离心泵。身材瘦弱、个子娇小的曹雪燕套在一件略大的蓝色工装里,伴着嘈杂的轰鸣声,熟练地穿梭在蒸馏塔内检查各项设备。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曹雪燕接听了好几个电话,不间断回复微信,还时不时有同事来找她对接工作。32岁的曹雪燕说,自从班子全部换成年轻领导之后,“事情当天处理不过夜”,以前堆积的问题都在逐步解决。
担任技术主管以来,曹雪燕大胆创新。疫情发生后,因为原材料质量问题,焦油产量一直上不去,“无法改变供货质量,我们只能想其他办法。”经过多次实践操作,曹雪燕摸索形成新操作方法“不停产处理焦油蒸馏系统空冷器管束堵塞”,解决了空冷器管束堵塞制约焦油加工生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焦油产量。
在包钢的生产车间里,火红的钢坯在上千米长的万能轧钢生产线上被挤压延长,变成高速钢轨,整个过程都是自动进行。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魏栓师介绍,未来,包钢将继续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规模化集成应用,探索智能化生产新模式。
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国家级数控车工技能大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年仅38岁的赵晶拥有着众多荣誉称号,她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的数控车工。
“我能纯熟地运用镗孔刀、螺纹刀、切槽刀等十几种刀具,使零件加工精度从0.1毫米升至0.01毫米、0.002毫米,直至头发丝直径的1/30。”赵晶告诉记者。
工作近20年来,赵晶练就了薄壁加工和轴套类零部件高精度加工的绝活。她独创的“一位双刀套类零件操作法”,可以在保证零件设计精度的同时,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100%。凭借极致的绝活,赵晶先后攻克了30余个型号、数百种零件的加工难题、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授权。
包头市稀土高新区金融广场,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这里免费为入驻青年提供办公场所,财税、法务、咨询、注销等一站式管家服务,目前基地已累计注册青年创业企业102家。
盐碱地上长出百万亩水稻
5月,内蒙古兴安盟的百万亩水稻迎来插秧季,从机械化生产到智慧农业,再到文旅融合,兴安盟的水稻产业日渐蓬勃。
近年来,兴安盟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百万亩以上,产量占内蒙古全区总产量的60%,成为内蒙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区域。“兴安盟大米”也成为叫响全国的品牌。
实际上,兴安盟的百万亩稻田盛景源于一个年轻人的推动。这位年轻人是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负责人王世刚,他回忆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兴安盟举办的大米品尝会,第一感觉是和南方大米比有着更香更可口的优势。同时我也暗暗感叹,这么好的大米竟然‘养在深闺无人知’。”
虽然兴安盟气候条件极佳,但前些年农业科技水平欠发达,缺少本地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兴安盟大米的品牌尚未叫响。此后,王世刚决定帮助兴安盟把大米产业做大做强,并积极促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兴安盟。
2019年9月,兴安盟1000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平均亩产达500多公斤。这一结果大大超过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盐碱地亩产300公斤以上的目标。很多人想象不到,之前这里寸草难生。
兴安盟水稻产业还凝结着现代农业的智慧。兴安盟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物联网+智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搭载9大平台系统,在10万亩智慧农场布置物联网感知设备45套,通过“智慧大脑”9大系统平台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决策,直接管控10万亩智慧农场。
现代牧业生态优先牧民坐在家中用手机“放牧”
放牧靠北斗卫星、种地靠无人机、养殖靠大数据……在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上,农牧业已经逐渐告别了“靠天吃饭”“逐水而居”的传统方式,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牧民阿日斯愣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巴彦嵯岗苏木,记者看到阿日斯愣家的院子里停放着一台越野车、一辆摩托车,还有一辆赛车,这些都是阿日斯愣平日里的“放牧装备”。他说,自己在头马和头牛身上安装了定位器,坐在家里就能通过手机查看牛群和马群的位置。
洪格尔巴特尔的联合家庭生态牧场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图胡硕镇,由他和哥哥、姐姐三家人共同经营,面积达1.4万亩。
为了维持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2016年,洪格尔巴特尔响应政府号召,卖掉1000多只羊,开始探索现代生态牧场。一方面,实行轮牧制度;另一方面,洪格尔巴特尔开始养殖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主打高端牛肉市场。
除了养殖牛羊,洪格尔巴特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夏天,游客可以骑马、射箭,与牧民一同喂牛、挤奶,品尝地道蒙餐;欣赏当地牧民演奏四胡、马头琴、朝尔等民族乐器。
在通辽市,像洪格尔巴特尔这样的牧民不在少数。截至目前,通辽市扎鲁特旗划定禁牧区741.3万亩、草畜平衡区1069.9万亩,天然草原修复面积达到166万亩,沙地综合治理完成142万亩。全旗养牛户发展到2.2万户,建设规模养殖场332个、家庭生态牧场775个。
加快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从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目标,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蒙古思路清晰、路径明确。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内蒙古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石佳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