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门店内,机器人烧制的早餐可以自助选取,结账时AI(人工智能)“慧眼”识别,“刷脸”即可买单;手机上动动手指提前下单,就可以在智能柜里刷码领取早餐;如果你错过了门店的营业时间,还可以通过24小时开放的智能小吃机,吃上热乎乎的现制现售汤面。在这个社区食堂里,早餐有了不一样的“科技味”。
这座不一般的社区AI食堂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面积大约130平方米,设置有自助中餐区、自助浇头面档、网订柜取、24小时智能小吃机等4类区域,实现了全程数字化管理和无人烹饪。
记者现场看到,机器人将中央工厂配送的净菜放入对应的智能烹饪系统中,系统会自动根据当日菜单识别食材并进行煎、烤、蒸、煮等操作,一次可以同时完成100份菜品烹饪;在面档区,用餐者只需要将碗放在“取面位”,机器人便能“感知”订单来了,去压面机前取面放入汤篓自动烹饪,将面倒入碗内后,面碗自动运至面汤龙头前加汤,并自动出餐,同时,还配有10多种自助浇头可供用餐者自行选择;结算的时候,用餐者通过智能结算台自助进行菜品识别、菜品价格计算,在收银台进行支付,支付方式包括人脸识别、刷卡、扫码、数字人民币等。
“价钱挺便宜的,餐食的选择也多,光早餐就有30多种,环境也很整洁。”家住附近的李大爷听说周围开了一家特别的新食堂,特地前来尝尝机器人做的面条有啥不一样,“吃着没啥区别,也挺香”。
店内的员工几乎都由AI和机器人来担任,现场只有两名员工为机器人“打辅助”,负责投料和清洁工作。“传统的食堂,一名员工大约可以服务35人次到100人次的客流,AI食堂里一名员工可以服务200人次的客流,比传统食堂的效率提升了50%以上。”虹桥社区AI食堂的运营方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李明说,社区食堂才刚上线,现在日均客流量就已经达到200人次。下一步,随着无人食堂二期工程9月完成,这间“聪明”的食堂将可以进一步为社区周边的老年人配餐,每天可满足800到1000人次的用餐需求。
“技术跑得快,也要‘等一等’老年人。”上海市商务委服务业处副处长徐建春说,AI食堂专门加入了适老化技术的应用,餐食营养结构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在结算的时候还专门加入了老年卡的消费使用,用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度,守护特大城市的袅袅烟火气。
像AI食堂这样的创新业态正在获得上海地方监管部门越来越多的支持。李明说,食堂所在的虹桥街道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场地选址、电力保障等难题,长宁区市场监管部门则根据企业提供的门店设计图纸,深入研究新模式、新业态的市场准入,对AI食堂的实际生产、出餐、用餐、清理、排污等环节,逐条研究指导,最终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记者周蕊)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