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工作效果良好 新区建设成效显著
中央媒体聚焦兰州治污及新区建设
◇记者 吴少华
关键词:媒体 聚焦 新区 治污
鑫报讯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大力度、新区建设的大手笔、文化产业建设及兰州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作用,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并成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新闻媒体及香港《大公报》等知名媒体关注的焦点。
治污效果明显——
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速度
2012年,兰州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0天,优良率为73.8%,是近五年来优良天数最多的一年。在国家监测总站发布的2013年1月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月报中,兰州市位列全国74个新标发布空气质量信息重点城市的第36位,年日均污染指数为94,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行列。如此明显的治污工作成绩单,引起了中央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大形势下,兰州市如何做到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并进,更是此次全国“两会”许多媒体记者关注兰州的重点。
2月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题以《兰州治污重现蓝天》为题,对兰州市治污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派遣环保人员对重点污染源实施24小时驻厂监察和监控平台在线监测;对大型电厂实行限煤量、限
煤质、限排放的“三限”措施;政府补助200万元,从源头控制重点企业煤质,劣质煤不准进入兰州;对176家工业污染源实行冬季停产措施;启动56家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搬迁工作……一系列举措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兰州铁腕治污的力度,也让更多的人对兰州这座曾经长期占据全国污染城市榜的治污措施心生钦佩。
3月8日晚,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接受了央视四套《今日关注》栏目“两会”特别节目《国是2013》的直播专访,并与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汤敏就“保增长、调结构”进行了交流。在访谈中,虞海燕明确表示,在发展中,我们对速度是有渴求的,这是目前兰州面临的发展形势所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发展速度。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许多中央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在3月11日的13版上刊登了《虞海燕代表:工业发展并不意味着牺牲环境》的稿件,文章指出 “兰州要“跑得快一点”,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快工业发展速度,通过工业经济来带动全市的发展,但工业发展并不意味着牺牲环境”。同日,光明日报在12版以《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代表: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速度》为题,阐述了兰州治污的“侧面”成果——“说实话,过去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是比较严重的,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兰州大气环境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从前不敢在冬天邀请客商来兰州考察,现在冬天也同样欢迎大家来兰州做客。”
新区建设——优势凸显前景广阔
2012年,兰州新区经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级新区,并确定了四大战略定位——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兰州新区自身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和条件?和原来的传统发展模式有什么不同?除了地理位置上的新,兰州新区还新在哪里?在实现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什么困难?这些问题,是许多中央新闻媒体在“两会”期间聚焦兰州的重要原因。
3月16日13:00至14: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报道《做客中央台》播出了对虞海燕的专访。虞海燕针对公众关注的兰州新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话题与媒体、网友、经济专家进行交流,并盛情邀请大家到兰州来投资兴业。在专访中,虞海燕表示,利用好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给予兰州新区的优惠政策,关键还是要有一个高效、务实的团队。同时,要有一个开放的思想和心态,能够把外面的经验、技术和管理经验都学进来。此外,还要有一个诚信的、规范的政府管理体系。他同时坦言,建设兰州新区,最缺的还是人才。因为兰州还是相对比较内陆的一个城市,所以人的思想观念,还有思想的解放程度、服务意识等等,跟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3月3日的香港《大公报》28版上,以《兰州新区:蓄势待发勇担国家“向西开放”使命》为标题的新闻惹人瞩目。文章指出,随着国家经济重心西移及产业转移,兰州新区的开发开放,对于整个西部地区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兰州新区获批及开发建设,对于带动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发挥更大作用。
3月12日下午,虞海燕做客大公网接受专访。在访谈中,他再次强调了兰州新区的重要性——“在‘一五’时期,兰州的地位就比较重要,因为当时国家布局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在甘肃省布了16个,其绝大部分在兰州市。所以兰州新区的获批也是充分考虑了兰州的历史地位和兰州现在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向西发展的战略平台,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国家西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文化产业——
力争在2014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兰州是甘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明显。2012年,全市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2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89%;完成文化产业投资额25.7亿元;主要指标均大幅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的37.85%,文化产
业正在逐步成为推动兰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也引起了众多知名媒体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获批,兰州的文化产业如何借助这一重大机遇实现腾飞,也是许多媒体非常关注的焦点话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加快推进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议案不仅在我省代表团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引来了全国各大媒体对甘肃的广泛关注。3月7日,《经济日报》等众多媒体就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及兰州都市文化圈建设进行了专访。而在接受香港《大公报》专访时,虞海燕表示,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借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东风,兰州将着力于黄河文化和山水特色,进一步改造提升百里黄河风情线,组织策划和实施黄河母亲文化公园、华夏第一长廊以及青城古镇、什川梨园、天斧沙宫地质公园等一批大的文化产业项目。
在3月12日《中国贸易报》的28版上,该报以《文化产业将成兰州经济腾飞新引擎》为题,对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文章指出,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明确提出要在兰州建设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都市圈文化产业区,为兰州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文章还对我市文化产业的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兰州市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打造两个形象、建设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成立一个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举办一个国际性文化节会、建设一个黄河文化地标景观、实施三个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八个文化产业园区、推进建设22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展“黄河之都,金城兰州”城市形象宣传系列工程和“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旅游形象提升工程;力争在2014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news/lzsq/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