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竹韵》品味古典传统

时间:2011-12-28 20:26来源:新华副刊 作者:潘文协 点击: 载入中...
猗猗绿竹 悠悠文心——读《中华竹韵》品味古典传统

    文/潘文协

 

 

 

 

    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花事迟迟。值此之候,范景中先生的大作《中华竹韵》,今年在这里正式付梓出版,为我们带来古典文明的芬芳。这是一件期待已久的事情。

 

    竹子,本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寻常之物。在中国,当没有不知道竹子的人,可以说,中国就是竹子的故乡。然而,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竹子却拥有着极不寻常的面貌。古人每多爱竹,或绕屋而种之,或就竹而居之;如难得,则或艺苇而代之,或题匾以思之。至有爱竹成癖,吟咏之不足,又形诸梦寐者。上古之时,君子比德于玉;中古而下,君子比德于竹。而宋代以后,文人又多画竹,清风生于指间,人品关乎画品。总之,在中国古代,未有寄意风雅而不爱竹者。

 

    《中华竹韵》之作,即描述了竹子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不同寻常的面貌,为我们展开了一片优雅而让人神往的古典文明世界。本文试拟以钩玄提要之法,观其结构之美;含英咀华之方,味其匠心之妙。

 

    该著共分五章:第一章 有物曰竹。此章总体勾勒了竹子在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的文化形象。首先从竹的名称引出竹子的文学传统,通过东坡谈竹纸在文明传播中的作用,追溯了种竹的历史和竹子在儒释道三家中的文化意象。接着谈论了文人咏竹修辞的历史、竹子与古典美人、折竹与落花、竹子与岁寒之士、竹子与明清文人的生活经营等问题,最后点出文章的主旨:即竹子为雅道之所寄。作者认为,文明本身就是人工造作的结果,尤其是语言造作的结果。套语不仅创造感情,而且创造思想,正是套语所构成的思维框架,让竹子成为中国文艺的常用诗题。《红楼梦》潇湘馆里竹风翠影中抚琴的林黛玉,是中国文人寄意遥深的形象。折竹与落花隐喻美之消逝不在,但造艺以悲为美,生命或可从中悟道。好竹而无竹者,能正心正性,自可在心中长存一片竹林。竹遇霜雪而常青,兼备松之劲、梅之清,正可象征岁寒之士坚韧之志、拔俗之标。竹子制造的品茶器具和文房雅具,在明清文人讲究静寞之美和闲适之趣的生活经营中,不可或缺。爱竹而不锄竹,启示我们的心灵神明要有一种爱护一切生命的宽柔之心,这是中国古典文明所赞美的最美丽的境界。如果对世间的一切生命,没有仁慈之心,也就没有了人伦。那种不让风雅澌灭的精神,成就了中国人最美的心灵。

 

    第二章 竹谱。此章从竹子的角度,考察了竹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知识和文化的体系。这些文献载籍主要包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竹部、东晋戴凯之《竹谱》、唐白居易《养竹记》、清符曾《评竹十四则》、元李衎《竹谱详录》。作者认为,《说文解字》竹部之字,从竹的形态到竹的部位名称,从竹的制品到关于竹的典章制度,组成了一套无法迻译的词汇之网。东晋戴凯之以诗人的眼光品察竹子,他的《竹谱》是一部特意为竹子构造一个世界的专门之作,为中国植物谱志的先驱之一。唐代,竹子正式进入了文人的道德世界。白居易《养竹记》明确运用儒家的比德手法,阐述了“君子比德于竹”的观念,同时白居易又在其所作的《太湖石记》,以片石象征大自然。通过对中国赏石文化的历史考察说明,白居易的这两篇文章为后来提出一对重要的竹石观念。随后,作者以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竹化石”为引子,插叙了中西文明史的比较问题。宋代,文人很少关注竹子的物之常理,而总是珍爱竹子的精神之品和审美之韵,清代符曾《评竹十四则》即可被视为宋人品竹趣味的代言之作。到了元代,李衎融合了戴凯之奠定的传统和他自己时代的审美趣味,撰写了集大成之作《竹谱详录》。该书谱、图兼备,使得竹谱发展成一种独立、成熟的体式,为后来明清的续作提供了典范。
第三章 爱竹者。此章从人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爱竹者的历史。主要讲述了这些爱竹者的三个典范,即东晋之王子猷、北宋之文同与苏东坡。作者认为,魏晋之际《世说新语》的时代,以金谷园和兰亭为代表的南北私家园林的兴起,开启了竹子在文化史的动人篇章,至此以后,竹子在园林中必占一席之地。东晋时期,源于本土的道家老庄和来自印度的佛教般若学,构成了当时谈玄的学术氛围。在例如兰亭雅集之类的玄对山水风气中,王子猷看风景而造竹林,居必种竹,称竹为“此君”。同时,王子猷也成了修竹的代称,自他以后,竹子代表着一种超俗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竹史也成了爱竹者的历史。他那“看竹何须问主人”之类的风流轶事,成就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感。在此,作者进而比较了中西的废墟诗学:在西方,罗马的建筑废墟启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而在中国,废墟文化往往存在于书写故国之思的文字之中。到了唐代,在竹烟波月间寄托理想,在竹林深处搭建居所,已经形成风气。宋代,文同是竹林家园的早期建立者。文同人品高简,立身淡泊,他种竹、咏竹、画竹,称墨竹为“墨君”,频繁地以竹颜居,他与竹为友而能尽其情性。文同画竹的题咏者和直接传人为苏东坡,他那“无竹令人俗”的名句,为生活的雅俗提出了一条划界的标准,爱竹与否成了判断的尺度。东坡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范:他立身端正,有经世之抱负;学问淹通,诗词超诣,博通释、老,尤精《易》、《论》。作者首先从生平的角度,特别是他谪居黄州期间的遭遇来描述他的人格;其次从学问的角度,特别是通过讨论中国古代文人“四艺”即琴棋书画的历史,引出他在这些方面的造诣,最后以谈东坡的墨竹成就作结。

 

    第四章 艺术。此章以墨竹的风格史问题为中心,杂谈艺事。具体内容包括:东坡与文人画传统的建立、墨竹风格史的代表人物、中西传统绘画的比较、文人的鉴赏文化、墨竹鉴藏与红窗知己、竹兰图与明清江南女史文化、画竹的品评等。作者认为,墨竹起于唐代,北宋《宣和画谱》著录时成为一种独立的科目。苏东坡从简单描写竹子和石头开始,以书法家的笔墨和诗人的修养,使得墨竹超越了单纯画类的界限,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本扭转了绘画的形式、风格和趣味的发展,故墨竹成为文人画理论的实践性基础。在讨论墨竹的风格史和比较中西绘画传统时,特别论证了文人画中诗、书、画的关系,并且认为中国文人对于色彩的审美让位于陶瓷的情况。在谈文人的鉴赏时,讨论了鉴赏的价值、真伪问题、鉴赏家的境界、及明清时期一些鉴赏轶事。随后通过谈《赵氏一门三竹卷》的鉴藏史,引论了中国文人心中红窗知己的理想。又通过谈一卷《竹石幽兰》图,讨论明清古典女性之美,进而指出中国的艺术欣赏正是以思想的纯正即“思无邪”,来定位视听兴观的感觉。最后,从语言学的角度谈绘画鉴赏中的修辞问题,并拈出墨竹画品三调,即能、神、逸。作者指出,艺术史的至深魅力和至难问题,即艺术史的精髓恰恰在于: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描述我们对艺术品本来就难以言喻的精雅感受。

 

    第五章 竹屋。此章主要谈竹林之居与传统哲学、园林文化和文明传承的关联。具体内容包括竹屋与静思、明清竹屋三例、兰与竹、竹竿与渔父、竹屋与曾点之志、竹屋与老子之“知足”、竹屋与禅悟、造园文化中竹屋境界观、晚明趣味中“筼筜谷”、竹屋中的书画鉴赏、竹屋营造之特例、竹屋与读书、竹林静思与文明之护持等。作者认为,竹林在魏晋时期即成为沉思哲理的地方,建造竹屋的风气,唐宋即已经形成,特别是在明清的园林文化中,文人还以竹屋实践自己的造园理论。竹屋之意趣与儒家的关怀、道家的体悟、禅宗的清寂相关。在竹屋之中,文人可以静思、可以参悟;可以鉴赏书画,培养风雅之怀;可以阅读经典,参透生死之机。正是文人在竹林中静思和读书的生活,让文明的火种得以相传。

 

    通览全文,《中华竹韵》可谓体大而思精,文深而情茂。作者在文中广泛讨论了古典文化中的问题,大而儒、释、道之哲学,次如茶道、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主张中西通邮,不但从宏观上比较中西文明之差异,中西不同的废墟诗学、中西绘画传统之差别,还经常从西方旧籍中断章取义,以佐证中西心理攸同之处;在谈造园艺术、尺牍、明清江南女史文化、文人鉴赏、品茶等方面,对明清文化尤其致意再三。作者还巧妙运用西方艺术史学的方法来解释中国竹谱的编撰,而对于中国艺术史中品评问题的思考,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这是一部具体而微的中国文化史,我们不妨于竹窗松轩之间而读之。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人生70才开始 10年后我其实才5岁最开心
  • 分级阅读:别让“童年的消逝”成为必然
  • “童书分级”并非多此一举
  • 李玉刚:不要一提起我就只想到《新贵妃醉酒》
  • 家长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把阅读培养成孩子最浪漫的教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