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蒙蔽康熙帝二十年的幕后间谍

时间:2011-12-29 00:27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轶名 点击: 载入中...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150多年的安宁。然而,在中俄双方谈判过程中,由于中方的两名外籍翻译充当俄方的间谍,险些导致谈判破裂。 


  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康熙年间,传教士获得了一个发展机遇。由于康熙帝对西方的历法和科技兴趣浓厚,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便趁机推荐张诚、徐日升二人来京任职。张诚是法国人,徐日升是葡萄牙传教士。南怀仁夸说他们通晓科学、历法。于是,康熙帝立即下旨传诏他们入京。这两人平生的最大愿望就是想让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开来。来中国后,他们敏锐地发现,中国皇帝对天主教的态度至关重要。于是,两人进京后就见风使舵,投康熙帝所好,很快获得信任。 


  康熙帝对他们的信任果然对这些传教士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并不满足。此时,信奉东正教的沙皇俄国对中国的入侵,似乎给他们传教提供了新途径。尽管沙俄的东正教与张诚、徐日升二人传播的天主教有所不同,但他们还是错误地认为,俄国入侵中国,会加速实现他们“追求的事业”。因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希望沙俄侵略中国,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给他们提供了从中挑拨的机会。 


  1689年,康熙帝派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纲任钦差大臣,率领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谈判。在中俄商定谈判阶段,南怀仁就和沙俄秘密通信,他建议俄方使用拉丁语作为谈判语言。因为中国无一人能通拉丁语,康熙帝只好命徐日升和张诚两人担任翻译。康熙帝给索额图的谕旨中写道:“朕鉴于所用西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特令徐日升随尔前往俄国。”康熙帝还命令钦差大臣信任、尊重徐日升等人,使徐日升等人具备了类似顾问的地位。 


  中方谈判团一离开北京,俄方负责谈判事务的代表吉诺夫,就多次秘密会见徐日升。徐日升假装派人给吉诺夫送酒菜,有意避开清军守卫,将一封拉丁文书信秘密交给俄方。他还向俄国人献媚,并露骨地说:“我们看到永远拯救无数生灵的圣旗已经升起,我们的时代已经开始!”更为严重的是,徐日升还把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的情况事先透露给了俄国。 


  1689年8月初,中方代表团到达尼布楚,中俄双方开始了唇枪舌剑的谈判。首次谈判尚未开始,俄方代表戈洛文就派人来无理取闹,认为中国军队离谈判会场太近,企图对毫无谈判经验的中国官员施加心理压力。这时,徐日升和张诚奉命前去调解。戈洛文一见到他们,就公开表示,希望他们在谈判中帮助俄方。两人也十分配合,向俄国人泄露了很多中方的机密情况,并透露中方的谈判底线。 


  后来,在谈判中,徐日升还暗中捣鬼,竟然在索额图的话中擅自加入 “中方已向雅克萨派出大量军队”等话,致使戈洛文等人出言不逊。 


  整个谈判期间,徐日升和张诚一直对俄方暗送秋波,俄国代表也乘机对他们信口许诺,并私下赠送给他们大量的珍贵礼品。 


  但是,无论张诚、徐日升二人如何捣鬼,索额图等人始终秉承康熙的谕旨精神寸步不让,加上中方在雅克萨的大胜,双方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这两个惟恐天下不乱、企图浑水摸鱼的传教士心中闷闷不乐。不过,由于中俄双方当时都不愿大动干戈,因此他们只好把传教“伟业”寄托在康熙帝的身上,在许多方面讨康熙帝的喜欢,企图进一步骗取康熙帝的信任。 


  1692年,康熙帝取消了亲政之初颁布的只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京师传教禁令,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而康熙帝对这两个“忠心耿耿”的内奸也一直没有发觉。1708年,徐日升去世后,康熙帝还对其进行了表彰,赐银200两,大缎10匹,以示优待和抚恤。 


  康熙帝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仍然对他们极度信任,就在这种信任的前提下,康熙帝被徐日升蒙蔽到死二十年也未被察觉。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康熙驾崩后皇十四子胤禵手握重兵为何不兵变夺位?
  • 史上最大强拆行动康熙3天打造无人区
  • 谁是蒙古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
  • 岳飞是成功狼爹 康熙是失败鹰爸
  • 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布鲁诺”?
  • 谁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