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巴黎

时间:2012-01-17 19:58来源:未知 作者:楚江南 点击: 载入中...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Dreamers
平装: 18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32749867, 753274986X
条形码: 9787532749867
商品尺寸: 21 x 14.8 x 1.4 cm
商品重量: 240 g
品牌: 上海世纪
ASIN: B003EIST2Q
 

 

内容简介

  《戏梦巴黎》内容简介:那是个充满梦想、激情的年代,那是个电影和性爱的年代。1968年巴黎五月学运前夕,美国少年马修在法国电影艺术馆邂逅波希米亚风的孪生兄妹泰奥和伊莎贝尔,他们因电影而结缘。马修拥有隐秘的同性恋激情,但深深压抑在心中;泰奥和伊莎贝尔自小就俨然雌雄同体般长大,既是兄妹又是情人。马修的欲望于是同时指向泰奥和伊莎贝尔,三个如花少年通过沉溺于电影世界的方式深陷于性爱、禁忌、乱伦的情欲,无法自拔——直到五月事件的革命暴力强行闯入,他们甜蜜又迷乱的青春欲望之梦不得不让位于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
  小说同名电影已由名导贝托鲁奇搬上大银幕,即贝氏继《巴黎最后的探戈》之后再度挑战禁忌、震撼世界的寻梦之作。
 

编辑推荐

贝托鲁奇执导、震撼影坛《戏梦巴黎》之原著写给1968年巴黎的情感情书,十余幅精选插图诠释梦想人生。
 

专业书评

耗子·母体·梦想 文:小白

  雅克是“耗子”里最让人讨厌的一个。他狂热,但让他在这个圈子里混不开的原因是他骗钱。所以有人去买来色情杂志,挑出最淫荡的一幅来,把雅克的名字写在图片里最最淫荡的地方。但雅克带来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朗格卢瓦被解除职务。
  宣布决定的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没有想到,这一事件引发的全国性骚乱最终导致戴高乐政府信用破产,并进而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青年运动。马尔罗是按照戴高乐政府典型的行政方式来处理的,1968年2月9日上午,部长向委员会宣布提请批准,下午新任馆长就正式就职,所有旧工作人员一体解雇,连门锁都统统换掉。
  结果是,第二天就从全球各地发来电影界大腕的抗议电报。声称不再允许法国电影资料馆保存他们的作品。那是“电影手册派”求援的结果,冈斯、雷乃、卓别林、朗、黑泽明、大岛渚、林赛•安德森——这是动作最快的导演,他甚至当年就拍出一部名叫《if》的电影,让一群叛逆的英国公学寄宿生在一位浓眉丰臀的赤裸女人鼓励下,端着机关枪和火箭炮,对学校家长会发动攻击。
  以《世界报》和《战斗报》为首,法国所有的报纸一致谴责政府的不当行为。最要命的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走上街头抗议,其中三千人在戈达尔和特吕弗的带领下围攻电影资料馆。
  看起来,吉尔伯特•阿代尔的《戏梦巴黎》中的“梦想家”们就在这三千人里。小说最重要的文本价值,大概就在于用不同于编年史的方式记录下那一群人(一群改变世界的影迷)的日常生活。
  他们是“电影馆里的耗子”(rats de Cinémathequè),马修、泰奥、伊莎贝尔,正处于布勒东所谓“痴迷电影的年纪”。对他们来说,电影院如同幻想的母体——《黑色电影》的作者,詹姆斯•纳雷摩尔回忆说,“我常常采用一种半胎儿的姿势,把膝盖抵在前方座椅上”。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给电影归类,并各自划分势力范围——那个“维克多•史诗片”得此诨号是因为他酷好廉价的意大利历史神话片(Italian peplum)。有时候,他们对电影的偏好与传统精英教育体制所定义的美学趣味完全相左(“赫拉克勒斯在精美的长袍下隆起下流的二头肌”)。奇异的是,这种趣味的蔓延竟然是全球性的,比如美国的《Motion》杂志在60年代就专门举办过有关意大利B级历史神话片的研讨会。他们这种低级趣味后来的确深刻影响世界美学格局,但那要到桑塔格那样的精英知识分子为之写文章正名(比如关于“坎普”)。说到这群“耗子”之所以要为朗格卢瓦硬出头,这也是一个原因。朗格卢瓦根本无视当局模式下的电影归类法——他处理拷贝和组织集中观摩的方式,完全迎合耗子们的口味。
  吉尔伯特•阿代尔可并不想为“耗子们”在美学上正名,在小说刚开始的地方,耗子们边走边讨论电影的时候,作者对他们所用的“形容词级”,有一段相当嘲讽的评论:“耗子们之间的对话是无以名状的,他们动辄就把一部还过得去的影片赞为美妙绝伦,比这样一部影片再好一点的就是杰作”。他们所用的形容词的“汇率”已被估价太高,他们又不懂得要给这些词汇加上反讽的引号(那当然是只有桑塔格们才懂得使用的东西)。
  不过,最高级形容词不在年轻时候用,还能在什么时候用?遣词图一快,不负少年头。尤其是电影少年的头。如此这般的电影少年,如此这般的遣词风格,在低俗商品里寻找到想象力的凭据(那些恋物化的片厂场景、那些细节、那些光影造就的美人),并不是1968年独有的——想想“北大三角地”和“后窗看电影”那些网络碟友会里的ID吧,有个日本粉红电影的bbs专家,他那些有关色情电影文章里句子的主语,你用word搜索替换工具全部把它们换成《麦克白》,也成立。可惜今日的耗子们不再有机会启动五月风暴,他们只能躲在“BT”和“暴风影音”背后做宅男。68年的巴黎电影耗子们却能改变世界,在伦理学和美学的意义上改变世界的走向。
  泰奥把德拉克罗瓦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印刷品贴在墙上,但那位健壮的自由女神,脸部却被他用透明胶贴上丽塔•海华丝的快照。在寝室的墙上贴图片是这代年轻人的一种反抗方式——各种图像互相剪贴杂乱编组,像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修正世界的视野,像是一种改变视域的隐喻。这样的方式,我们在戈达尔的电影里,在林赛•安德森的电影里(英国寄宿学校公共教室的墙壁上)看到过。在这部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作者不断征引各种图像,用它们来做明喻暗喻(泰奥颤抖的裸体就像还没中箭的塞巴斯蒂安)。它们构成小说的重要修辞,不仅在向读者暗示其叙述中的主人公对图像的敏锐感知力,更像是置身于电影时代的作者对传统视觉艺术的反讽,图像在词句中快速凌乱地闪现,又迅即消逝,正如同它们在银幕的光影里闪烁而过。如同小说里的三个人物只用九分三十秒钟就从游客拥挤的缝隙里狂奔穿越卢浮宫,比戈达尔的“法外之徒”们还快十五秒。
  肉感的丽塔•海华丝才是耗子们心目中的自由女神。耗子们的电影美学跟他们的性迷思有关。《黑色电影》的作者纳雷摩尔回想少时电影经验,记忆中保存最深刻的总是一些“恋物化的细节”(fetishized details),比如金发美女和她沙哑的嗓音,比如小说里提到的:玛琳•黛德丽那无瑕的肤色白得都无法跟照片底色区分开。
  据说那时候的年轻人,“没人睡在自己床上”。1967年的巴黎少年可以自由去药房买到避孕药——无需医生处方。他们(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的确在随心所欲地滥交。维亚泽姆斯基是戈达尔的革命伴侣(她吹嘘自己和戈达尔遵循严格的清教徒性道德准则),巴黎第十大学的学生丹尼尔•龚本第不管这一套,他想跟她上床,就朝她打出“红发人团结一致”的标语——似乎清教徒不清教徒,端看头发的颜色。
戴高乐政府的体育和青年部长为国家青年事务写出的“政府工作报告”长达三百页。他去视察大学,又是那个龚本第,当众责问他为什么三百页的报告里居然只字未提“性”。部长觉得龚本第脑子发热,让他去冲个冷水澡,他却回答说,部长的话应该去对希特勒的冲锋队员说。
  马修、泰奥和伊莎贝尔三人组成一个“电影家庭”,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这又像是个隐喻:电影的世界里没有成年人,成年人——如同泰奥的父亲,像贾柯梅蒂的一具雕像那样空虚,电影对他来说顶多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娱乐方式。
  的确是个“电影家庭”,书架上塞满电影史、导演的专著和好莱坞明星找人捉刀的自传;床上凌乱堆着《电影手册》;墙上贴着剧照和影星快照;不断做着与电影有关的游戏:有人突然表演一段电影场景,其余的人必须说出这是来自哪部电影。
  我们的三位主人公置身于这个秘密世界里(如同置身于黑洞般的影院观众席),再也分不清虚幻的电影和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如同小说的读者同样分不清所有那些事到底有没有发生过)。银幕上发生的一切,再不可思议也有充足理由,所以在这个“电影家庭”里,他们也可以为所欲为。
  他们笨拙地做爱、打滚,什么不能做他们就做什么,好像光凭电影给他们的勇气,就足以把人类有关性生活的那套制度全盘推翻——他们的确是以电影的名义:谁要是记不起那部电影的名字,就必须受罚,必须当众把自己脱光。他们总是三个人在一起做这些事情,那倒不新鲜,《祖与占》、《无因的反叛》,还有林赛的《If》,二男一女式的3P像是68年一代电影耗子们性幻想的专用图景(也许还有符号意义?)。
  就像一场电影终究要结束,安全门一打开,所有的激情便会烟消云散。在电影的秘密天地之外,一切都是老样子。但在1968年,门外有一场激战,成年上万的电影迷们在为电影而战。这不是文化革命,这是一场幻觉中的开战,人们从电影院涌出,以电影的名义,为电影而战。于是,马修——他们中最无辜最柔弱的那一个无辜地牺牲(如同电影故事通常最喜欢牺牲的那个角色)。
  在好莱坞的制片发行商看来,电影是赚钱的工具,在我们看来,电影只不过是晚间娱乐节目的选项之一,而吉尔伯特•阿代尔似乎想要告诉我们,电影有时会是一种生死攸关的危险处境。
 

媒体推荐

它们(小说和电影)虽不妨说是双胞胎——正像我小说中的双胞兄妹泰奥和伊莎贝尔——但毕竟各有千秋。
  ——吉尔伯特·阿代尔
阅读《戏梦巴黎》的快感还在于,阿代尔以百分百影迷的方式给出的电影评分,简直比《电影手册》还权威,而作家对我们的召唤,还在于,他以最激烈的方式帮我们回忆,在一穷二白的青春时代,我们靠什么走了过来,但中间又丢失了什么,这个,就是小说结尾的一唱三叹:只有无尽的回忆。
  ——毛尖
在好莱坞的制片发行商看来,电影是赚钱的工具,在我们看来,电影只不过是晚间娱乐节目的选项之一,而吉尔伯特?阿代尔似乎想要告诉我们,电影有时会是一种生死攸关的危险处境。
  ——小白
 

作者简介

  吉尔伯特·阿代尔(Gilbert Adair),苏格兰作家、电影评论家和记者。
  阿代尔1944年出生于爱丁堡。青年时期的吉尔伯特曾长期定居巴黎,后移居英国伦敦。他的作品涉猎广泛,包括:儿童文学、批评文学、小说、剧本和翻译文学。他曾凭借翻译作品《空虚》获得斯科特·蒙克里夫翻译奖。早年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创作了两部著名的维多利亚时期英语文学作品(分别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和《彼得·潘》)的续集。1992年至1996年,他为《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专栏撰稿。他的小说《长岛爱与死》(1990)由导演理查德·科维特诺斯基改编为电影。他最著名的作品无疑是《神圣的纯真》,这部小说为他赢得了1988年的作家俱乐部处女作奖,后由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改编为电影《戏梦巴黎》。之后,吉尔伯特修改了自己的初稿并以同样的名字再次出版。他的最新作品是自2006年起创作的一组侦探小说,旨在向以阿加莎·克里斯蒂为代表的古典推理小说致敬。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巴黎的自信
  • 眼见为虚
  • 巴黎女人
  • 三大好处
  • 紫罗兰花语
  • 紫罗兰花语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