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家饭店吃饭,刚进大厅,耳边就传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那熟悉的旋律。大厅里人来人往,一派烟雾缭绕、乱糟糟的样子。这样的曲子,在这样的场合里播放,我当时的感觉,就像看到一个从诗经中或唐仕女画里走来、纤尘未染的清雅女子,在街头遭受一帮市井无赖包围和亵渎那样让人无法容忍,引起了我心理上不小的愤怒和抗议。
店主人的用心其实不坏,无非是想借此营造一点情调和气氛。但不知店家是否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好东西都可以拿来"下锅",烹调出美味佳肴的。这样的环境,如果播放时下一些很热闹的流行歌曲,倒是比较"般配".
而由小提琴演绎和讲述的凄婉的梁祝故事,与上面的气氛和环境显然有着天地悬殊。
故事我们都已知晓--
乔装的少女祝英台和少年梁山伯求学路上巧遇,因言语投机,相互倾慕,遂于草桥结拜,成为"金兰"之好。此后三载耳鬓厮磨,又结下深厚情感。英台多情,屡以情探山伯,而山伯愚钝,竟不开窍。某日,祝父捎书,假称有疾,诓回英台。行前,那妮子拜求师母为红娘,留下信物定情,以身暗许梁山伯。此后,这对有情人在经过长长的思念熬煎之后,终于祝家楼台相会。而此刻,英台已被其父许配给当地太守家的公子哥儿马文才。这样背景下的相见,本已令人不堪,而随后故事的发展则更令人唏嘘:痴情的小伙子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又急又气,情伤之下,竟一病不起;绵延盘桓多日,最后一丝游魂难系,咯血饮恨而死。
噩耗传来,悲痛过后,绝望过后,英台平静地答应了马家不日迎娶她的要求。"出阁"那天,花轿结红,歌吹动地,大喜的日子里,英台却白衣素服,执意要于婚嫁路上,"顺道"祭奠梁兄。山伯墓地,英台燃纸焚香,哭诉甚哀,让人不忍闻听……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新坟炸裂,英台纵身一跳--
终于,这对有情人用死亡战胜了礼教,以生命的凋谢换回了爱情的复活……
千百年来,这一凄美的爱情悲剧不仅在中国民间深深扎下了根,更重要的是,也深深打动了两个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青年--陈钢和何占豪--的心。他们一动情不打紧,梁祝的爱情故事,从此又从民间代代口耳相传的絮语声里,被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并且飞出古老,飞出民间,飞向现代,飞向高雅,同时也飞向世界,成为绾结萦绕在西方人心头的另一对"罗密欧"和"朱丽叶".
这部伟大的经典作品,在序曲部分,也就是故事途中巧遇、"草桥结拜"这一情节中,用的是"快弓行进法"(这是我作为一个音律门外汉的一点个人肤浅感受,方家勿笑),作品因此有了喜悦,像一对恋人互相追逐、戏嬉时的脚步那么轻快,或耳语时的悄悄话那么温存,那么甜蜜,那么让人心向往之。在我听来,除了梁祝"在校"读书和离别后相互思念两个部分温馨、深情,还不致让人有太多的"牵挂"外,这段序曲,有可能是全曲最明亮和最让人"放心"的旋律。
最让人揪心、也是全曲最精彩和高潮(其实,就旋律的优美程度,没有一处是"低潮")部分,是"英台抗婚"一段。小提琴的琴声本来很有"亮度",像山间溪水那般明亮照人和清脆悦耳,岂料,此时却突然一个360度大转身,蓦地变得如疾风、急雨突至,一阵比一阵急促,一弦比一弦紧张,一声比一声嘶哑,--似乎能听得见祝父的暴怒和斥骂,英台焦急的顿足、跪地的哭求,以及最后的无奈和绝望。一阵急管繁弦之后,一切又渐渐恢复平静。这是一种经历了暴风雨之后让人惊魂未定的平静,因此,这种平静让人回头想想就更加后怕!而这,正是本曲最让人吃惊和屈服(请注意,我说的不是佩服)的地方。每次听到这里,我几乎都不敢继续再听下去!
其他,如"楼台会"时误解消弭后的深情相拥,对未来无法预知的茫然恐惧,以及两双紧紧缠绕着、舍不得分开却又不得不分开的温热、冰冷的手指等,该"考虑"到的地方,该"关照"的地方,小提琴都无一例外地给予了格外体贴、恰到好处的"照顾"……
琴声最后在完成了英台感天动地的"哭祭"和纵身跃进梁墓"化蝶"之后,沉默许久。再次出现时,已是一片艳阳高照,一缕惠风和畅,两只蝴蝶翩飞,满地花香扑鼻,旋律一霎时又重新"走回"到序曲部分,但远比序曲更加虚幻、浪漫、超脱--有了中国传统戏曲式的大团圆结局,这才稍稍为我们抹去和平复了心头那一道道深深的伤痕……
听越剧已经够让人"心软"和"心疼"了,而脱胎于越剧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曲未了,足以让不解吴越"风情"的关西大汉也闻之肠断!
另外,听陈钢和何占豪的"梁祝",一定要听上海俞丽拿先生的演奏,就像听二胡名曲《江河水》一定要听镇江闵惠芬老师的一样;其他的,得罪!我认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