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官不轻松 30元零用钱跑14个国家

时间:2013-10-25 08:09来源:《中南海风云人物沉浮录 作者:顾保孜 点击:

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龚彭

 

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龚彭

 

  在新中国第一代领袖时期,外交史上,有三个人的形象在杜修贤的摄影镜头里特别富有个性。一个是周恩来,具有儒雅风度的外交家;一个是陈毅,具有大将风度的外交家;再一个就是乔冠华,具有才子风度的外交家。他们配合默契,各显风采,为新中国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外交大门。他们各有千秋,周恩来严谨庄重而敏锐,陈毅潇洒大度而幽默,乔冠华思路敏捷且文才横溢。


  别人叫他"乔老爷",他不生气。家人也不时地称他几声"乔老爷",后来索性叫"老爷",他全都认了


  乔冠华是外交部长,也比杜修贤年长10多岁,而杜修贤只是中南海专为毛泽东、周恩来摄影的记者,无论是官职还是年龄,杜修贤都属于他的部下和晚辈。杜修贤的新闻拍摄采访主要由乔冠华负责,发回国内的新闻照片也由他审定。他们交往了10多年,又多次共同陪同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领导人出访,建立了很深厚的忘年之交。


  这几天快到老乔逝世11周年了,不知怎地老乔过去的照片老在杜修贤手头出现,杜修贤就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老朋友好像根本没有长眠,只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乎意料回到他的跟前,掏出香烟,潇洒地挥动大手,你一支他一支地抛撒,然后他带头,让大家一齐把无数的"烟筒"任意地支立在他并不宽敞的居室空间里,大口大口地吞云吐雾……然后,老乔打开一瓶好酒,清香四溢,惹得大家急切地仰脖痛饮,好一阵被水形火性的东西浇得通体痛快无比……


  随着年龄指数接近"八宝山"的标准,回忆往事成了日子里不可失去的内容,总是喜欢自与往事干杯,品尝岁月留下的苦酒甜酒烈性酒,尽管一杯比一杯剧烈,一杯比一杯苦涩,但总是品不完往事,喝不醉回忆。


  在新中国第一代领袖时期,外交史上,有三个人的形象在杜修贤的摄影镜头里特别富有个性。一个是周恩来,具有儒雅风度的外交家;一个是陈毅,具有大将风度的外交家;再一个就是乔冠华,具有才子风度的外交家。他们配合默契,各显风采,为新中国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外交大门。他们各有千秋,周恩来严谨庄重而敏锐,陈毅潇洒大度而幽默,乔冠华思路敏捷且文才横溢。说到外交家,人们自然而然就要提起他们。


  杜修贤与乔冠华交往的过程,也是乔冠华由外交部长助理到外交部长职务升迁的过程。可杜修贤从来没有感到他们之间有职位高低界限和年龄大小的差距。乔冠华总是乐呵呵地平视身边的同志,和他们风雨同舟,共度岁月。再因为他的个性直率、不端官架子和才子文绉绉的气度,手下的人都不惧怕这个上司,喜爱和他亲近,甚至和他嬉闹。50年代末,一出《乔老爷上轿》喜剧电影逗乐倾倒了许多的观众,不知不觉乔冠华也沾了笑星的光,大家借花献佛,把"乔老爷"美名送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部长助理阁下。就这样,他带着这个雅号,走过20多年。


  别人叫他"乔老爷",他不生气。家人也不时地称他几声"乔老爷",后来索性叫"老爷",他全都认了。久而久之,单位上下,红墙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乔老爷"何许人也!

 

 

  乔冠华是标准的"乐天派",更是地地道道的"工作狂"

 


  杜修贤和乔冠华打交道最多的一次是周恩来出访亚非拉14国,那也是他们的初交。


  杜修贤是新华社派到中南海里的专职摄影记者,分工负责周恩来总理的新闻摄影。到1963年年底,杜修贤在周恩来身边拍摄已经三年了。这次出访,杜修贤自然不能落下,带了许多摄影用具,包括整套冲洗照片的箱子(那时的冲洗属于现代人根本不屑一顾的手工操作)。出发那天是12月13日,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他们由北京机场起飞,在昆明作短暂停留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是阿联,也就是现在的埃及。这次周恩来率国家友好访问团出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访问国家最多的一次外交活动,也开创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新纪元。陪同访问的除了外交部长陈毅外,还有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国务院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长助理乔冠华以及他的夫人、新闻司司长龚澎等10多位负责外交、警卫工作的领导同志。杜修贤的新闻拍摄采访主要由乔冠华负责,发回国内的新闻照片也由他审定,不过他非常放心杜修贤的摄影技术。杜修贤记得第一次送照片给乔冠华审,乔冠华却递支烟给杜修贤,也不看照片,说:"你自己决定发稿吧,我知道,你的照片不错,不看了。"临了,把一整包烟也塞给他,这以后他成了乔冠华长期"特供"的烟友。既然乔冠华这样信任他,杜修贤也就不送乔冠华审查了。乔冠华的信任只能增添他的工作责任心。


  乔冠华的夫人正好是新闻司的"头",负责发新闻稿,杜修贤和他们两口子打交道相对比别人要多得多。在访问团里最叫人注目的也要数乔冠华和他夫人龚澎,一个是外交部长助理,一个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职务相差不大,又都在外交部工作,这次又一起随同出国,自然是大家注意的目标,也是大家寻开心的话题。男人一离开家,没有夫人管着,自以为可以端端男子汉豪爽气派的架子,不管在家里是不是"气管炎",反正出来了就想当当"肤氢松"(谐音"夫轻松")。可乔老爷就不行了,没有他们那么自在,出国在家没有什么分别,妻子左右跟着,有时为了工作的问题还要争执一番,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是夫妻斗嘴呢。说起来也冤枉,他们争争吵吵,大部分都是因为工作上的矛盾和分歧,为自己的家事还真没有时间争吵呢,连孩子留在北京都顾不上管。不过那时代的人好像只知道工作第一,特别是在周恩来身边工作,更是不能有半点分心,得把整个人都交给工作,用现在的话说叫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即使出国也不轻松,甚至比在国内还紧张。现在的人或许不理解,以为出国是游山玩水,领略异国风光的美差,想去只恨找不着门哩,你们还说紧张?要知道那时出国根本不是什么好玩轻松的事,更谈不上风光。每人的工作量就无法让你感到好玩,承担的重大责任更无法让你感到轻松。出访有很严明的纪律,外国人馈赠出访人员的礼品几乎不和大家见面就全部上缴礼宾司,连吃饭也和国内一样要按规定交钱,跑14个国家每人只有30美元的零用钱,有什么风光?至于什么买大件、换外汇,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周总理更加严于律己,连出访服装都是他自己出钱制作的。而随行人员至少出访服装不用自己出资。


  大家不在乎经济所得,却很重视精神的充实。工作之余,大家娱乐方法也很多,打打扑克下下棋什么的,要不散散步,有时就凑一起取取乐。和乔老爷夫妇开玩笑时,杜修贤一般不参加,只是在旁边掩嘴偷偷笑,觉得乔老爷十分有意思,标准的乐天派。不管别人怎么说笑,乔冠华不恼不急,甚至比别人更有兴趣,而且会乘人不备,突然来个"回马枪".大家被乔冠华打"哑"了,乔冠华便开怀大笑。杜修贤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大个子却没有大架子的"上司",和谁都能谈谈笑笑,渐渐地他和乔老爷也敢放开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