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研口成为腐败重灾区,学者与官员、商人通过项目圈钱的新闻频现报端。在本月市政府领导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会上,广州市长陈建华承认,科技部门近年成为腐败高发区,制度设计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其中,学者的堕落最令人触目惊心--在一些案例当中,掌握技术优势的学者甚至成为科研腐败团体的"主谋"。
十年来,学界在众人的注视中不断沦陷,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一开始仅仅是学术道德层面,就是院士邹承鲁总结的"七大问题"(比如伪造学历、论文;抹煞别人成果,自我吹嘘;篡改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等等)。这些行为顶多是"学术失范",仅涉及职称、评奖等,并未涉及经济利益,也未至于触犯法律。但今日,真正意义的"学术腐败"已经出现,有的学者成为"官""学""商"勾结的关键人物,通过各种手段骗取巨额科研经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10298.4亿元,跃居世界第三,科研人员经费人均支出31.7万元。但中国科协公开出版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众多高校、研究机构中,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有40%,其余60%资金去向不明。学界的底线一再失守。
其实,分析其发展逻辑,可见从论文抄袭到骗取经费其实是一脉相承。在一段时间里,专家学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是评职称、拿奖项。有了指挥棒,但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因此象牙塔里乱了套,学者千方百计发论文、出成果。有些学者一年出几十篇论文,粗制滥造,错漏百出,学术界之急功近利可见一斑,邹承鲁所言之"七大问题"自然不足为奇。近年来,指挥棒变了,随着政府加大投入,专家有望通过申请课题获取大量科研经费。政府的初衷是希望促进学术界公平竞争,择优发放,可还是囿于评估机制的失效,没有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导致申报课题的过程变了味。为了拿到这笔钱,学者们八仙过海,伪造材料的有之,走"灰色通道"的有之。学者一旦申请到科研经费,好比中了六合彩;至于课题能否做出来,似乎可以不考虑……难怪科技部部长万钢痛心地表示,中国这个"科研投入大国"将面临过万亿元科研经费如何不被"潜规则"挪用的问题。
停留在道德批判层面于事无补。所谓制度大于人,陈建华市长所言"堵住制度漏洞"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专注于学术打假的方舟子说过,"对学术腐败缺乏舆论监督和惩罚,学术腐败的风险很低,获利很大,也就会使人难以抵制诱惑。"首先,科研经费发放容易,但没有完善的追踪机制,这笔钱难免花得不明不白。有拿研究经费买车的,有拿研究经费请客的,还有以此作为"通关经费"以小搏大获得下个项目的……为什么那60%资金会下落不明?为何不逐一排查,将账目算明白?如果有关部门足够重视,没有查不明白的账,为什么不去查,这多少说明一些问题。此外,政府部门也需要拿出政绩,需要学者为其打造概念,为其壮声势,而学者们也立即投其所好,这就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课题,比如"××城市研究"、"××模式"、"××工程"等。有一位学者向朋友透露成功申请课题的关键是:"跟得上形势".当某些官员的需要与学术结缘后,灰色利益链打通,学术腐败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科研经费被挪用只是冰山一角。
讲到底,科研经费腐败多发并不是孤立的事件。它与学术失范、科研人员基本收入偏低、科研机构缺乏独立性、政府部门缺乏科学评估等问题环环相扣。无论是高校还是科研机构,原先就"先天不足",科研经费的出现又带来巨大刺激,因此出现各种"症状",呜呼哀哉。制度设计从何谈起?恐怕得先为学界补钙,增强其体魄,赋予他们科研独立性,拿出更科学的评估方式……总之,避免学界底线进一步失守,需要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
(作者马立明 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