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大于美食,这是《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以来遭遇的普遍反响,这一观点在5月9日晚播出的第4集《家常》后到达高潮。不少网友纷纷吐槽称《家常》简直是前四集中最失败的一集。不仅展现美食的桥段太少,上海红烧肉做法不正宗,片中表现的河南母亲更是三观不正。《家常》中有一个故事讲到,一个妈妈为了女儿学琴,从河南来到上海当全职陪读。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她与女儿五年没有回过河南,没有与丈夫相见,连孩子的奶奶病重化疗都没有回去看一眼。这个故事播出后,不少网友纷纷吐槽:“第四集差评,跑题跑得没边了。不如单拍一部学琴小姑娘的辛酸史吧。”
这一番质疑在5月11日得到了导演邓洁的回应,邓洁在长微博中写道:“对她来说,这是一个不完美的母亲节……在这个陪读家庭中,能感受到亲情的无私温暖,家人彼此的支持。”
一部美食纪录片,引发的是三观正不正、母亲好不好的讨论,真是有点两行白鹭上青天--离题(地)太远。其实舌尖上的中国该怎么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简单地拍摄一些美食的做法显然单薄了些,如果只是一个烹饪手册或者吃货指南,那还不如关注一下电视上名目繁多的烹饪节目,或者各类“吃货”自媒体。节目里要有人,再尖的舌头也是长在人身上的嘛,人身上,可以表达出美食的文化、美食的传承、美食的味道,无论是家乡的味道还是妈妈的味道,都是充满诱惑和怀念的。
通过人的故事把这些表达出来也就够了,倘若走得过远就难免偏离本意。从舌尖2开播以来,舌尖上的中国几乎变成了口角中的中国,各种争议不断,多少值得制作方反思一下。也许是舌尖1的成功让央视的导演们有了更大的野心,想把那根咂摸味道的舌头捋直了,好好说道说道中国。没错,中国是有陪读母亲,有单亲家庭,有留守儿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有兴趣完全可以拍一部社会纪录片来呈现。但是硬要把这些内容塞进一部美食纪录片里,多少会有走味之嫌。更为致命的是,这些故事煽情痕迹过浓,难道导演们忘了,你们唯一要做的不是煽情,而是如何煽动观众的味蕾。这一点,舌尖2的第三集就做得很好,美食应时节而生,春笋拔节,夏鱼飞跃,看得人食指大动。可看了第四集里面,那位陪读妈妈一脸泪水的说对不起家人,那锅上海红烧肉做得再地道也没有食欲了。舌尖2再努力,谅必也是拍马不及,何必露自己的短处?
还记得舌尖1里面那位少数民族姑娘走在没有道路的山上寻找松茸的场景,自然,妥帖。那些食材被采集,那些食材被炮制,那些食材在锅里翻滚,那些食材被品尝,能诠释出这些已经不负舌尖,不负中国,你还想如何?调料加多了,舌尖就尝不出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