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凉门继续北上,我们来到《累累战痕--南京城墙的抗战遗迹》的最后一站--挹江门。当保卫战进入尾声阶段,中国军民撤离南京、准备渡江时,大部分集中在挹江门,并与日军发生激烈交火。今天的挹江门城墙上,还有战斗留下的枪弹痕迹与碉堡射击口。此外,一段深不可测的暗道,堪称城墙上“最神秘的抗战遗迹”.
A 挹江门的开辟与下关兴起有关
自清末至民初,南京的下关地区逐渐兴起,成为最热闹的商区港埠。为了便利商旅交通,1921年(民国十年)将城墙凿开,建造了一座单孔城门。因主持修造的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系泰州人,泰州古称“海陵”,这座城门就得名海陵门。
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国民政府将“海陵门”易名为“挹江门”,1929年,为准备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将单孔城门改建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门。挹江门也称为南京城墙上第一个三孔城门。同年4月,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挹江门”匾额。
在老南京人眼中,挹江门是下关的“代名词”,正因为挹江门的开辟、中山码头、南京火车西站的修建,下关也成为南京内外、江南江北的交通咽喉。
B 混乱的撤退造成大量军民伤亡
然而在南京保卫战尾声,挹江门则成为城中军民撤退求生的“命门”.文献记载,1937年12月12日下午,由于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发布的撤退命令没有传达到位。守卫南京城的东、西、南守军几万人马辎重,为了出城渡江撤离南京,都一时集中在挹江门。但驻守挹江门的中国守军第36师,却没有收到撤退命令,坚决不予开门,造成撤退军民大量聚集,导致挤压踩踏伤亡的事故。
后世学者在研究南京保卫战的战斗经过,有比较一致的观点:前线将士打得荡气回肠,但指挥中枢决策失当,军民撤离混乱,造成不必要的伤亡。13日早晨,侵华日军第16师团33联队一部迂回到下关江边,企图堵截围歼中国守军,与殿后出城的中国军警在挹江门发生激战。挹江门失守后,日军在此大量屠杀没有来得及撤离的中国军民。南京保卫战结束后,南京崇善堂、红卍字会等慈善团体先后6批,在这里收死难者遗骸达到5100多具,埋葬于挹江门东城根及其附近之姜家园石榴园等地。1985年8月,南京市政府在挹江门城墙脚下,修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
C 城墙中的暗道是一座地下迷宫
“南京城墙抗战遗迹”课题组负责人朱明娥研究员介绍,在现场勘查挹江门时,在城墙上发现了不少当时战斗留下的弹痕和中国守军修建的暗堡。同时,在城门内部的最底层,课题组还发现了一铁皮小门,打开铁皮门,一条暗道出现在眼前。
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团长张定胜参与了课题调研,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当时他一个人开着手机电筒,壮着胆子钻了进去。“暗道冲着南边,里面很多岔路。第一个是左手边一个封死的小门,经过研究确定是直通城墙边。再往前走,大概2米高的铁梯爬上去,又出现一个岔路,应该是通往挹江门南侧八字山上的防御工事。再往前走,暗道变得很宽敞,大约有1.8米高至1.7米宽,而前方还有路。”此时张定胜一个人在暗道里已经走了十几米远,整个暗道密不透风,他感到明显的气闷,而且关掉手机就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一丝光透进来,出于安全起见,张定胜原路返回。
课题组负责人朱明娥研究员表示,由于暗道情况不明,草率下去可能会发生缺氧的危险,在没有专业人员协助的情况下,暂时没有完全探明。不过随着课题研究的继续,这座神秘的“地下迷宫”究竟通往何处,很快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