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华北大部分地区雾霾再起,人们的出行、生活都遇到了困难。与此同时,一个令人关注的消息是,第二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已全面启动,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分别对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7个省份开展环保督察工作。实际上,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督察了超过半数的省份。这说明人们与雾霾、与破坏环境的“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如此重压之下,污染企业尽快收手,按照要求改善排放设施,应该是唯一的选择。环保是严肃的事情,开不起玩笑,逗不起咳嗽,要求什么,就必须坚决贯彻、做到。
然而,人们依旧看到了这样的新闻:华北雾霾之中,依旧有一些单位不执行应急预案相关减排措施,顶风作案、违规排污,例如河北的执法检查组,就发现了企业依然存在违法排污、无组织排放甚至不按照应急预案限产的问题。
当然,这些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根据央视报道,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阳城县多家生产二硫化碳的企业,不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依旧肆无忌惮的排放污染物。这些行为不仅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还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威胁。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游击战”,白天没有任何开工的迹象,但夜里1点一过,厂区灯火通明,竟然违法开工了。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江西。彭泽县的矶山工业园区,在中央督察组到来时,可以做到园区整洁、山清水秀,检查一过,则立刻重现浓烟滚滚、气味难闻的景象。
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人们厌恶的“两面派”作风,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重演了。污染企业演技“精湛”,甚至刷出了“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大标语,来表示自己治理污染的“决心”,但只要督察的人转过身去,就完全是另外一套嘴脸。
显然,这些表面文章的套路下,掩藏的是不顾后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心态。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心态,与企业心存侥幸有关,也与当地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任何督察都不可能长久地“盯”在现场,督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企业做出改变。追求脸上好看,对督察采取应付、敷衍甚至欺骗的做法,最终损害的,是当地饱受污染之苦的群众的健康,是其他守法的个人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是政府的公信力。一家作假,全体遭殃,最终的结果,恐怕还是损人不利己。
企业的心态,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一定要硬气起来,要下改善环境的决心,也要有扭转经济发展方向的勇气,说白了就是要敢于“割肉”.要充分认识到,那些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利益,最终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让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安居乐业?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反而让群众饱受痛苦,乃至流离失所,就会背离初衷,就会适得其反,也与中央的要求、与党纪国法发生冲突。利益再大,也不能大过法律,这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必须明白的。
不管是什么理由,污染企业都没有继续我行我素的资格,该限必须限,该停就一定要停。至于弄虚作假,糊弄督察与公众的,必须得追究责任,依法予以重罚。各类环境污染一直在提醒人们,对于污染排放,再不能姑息纵容下去了,人们需要的是雷厉风行,需要的是当机立断。在这一点上,是不该有任何回旋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