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马骋拍摄的马队照片
父亲带儿子到兰州某医院拜师学艺。这意味着马骋将从一个新闻记者变成未来的盲人按摩师。郭医生夸他悟性高,父亲很高兴,在郭医生指导下,在装着大米的脉枕上练习按摩,练着练着,马骋泪流满面。曾几何时,欢蹦乱跳的他荣任《新消息报》形象大使的彩色照片登在报纸上,那时,他充满青春活力,快乐的眼睛看着五彩斑斓的世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可如今总觉得自己孤孤单单站在人生宫殿的门外。
突然有一种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的怅惘,难道就此和我热爱的新闻事业及朝夕相处的同事们说再见了吗?马骋悲凉的心里千言万语想倾泻出来。
不!我不能留在沮丧中,我要用自己的肩扛起明天的路!没有了视力,我还有耳朵、有嘴巴、有嗅觉、有触觉、有健全的胳膊腿。爸妈,不要惆怅,我心里很明白,当一个人无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坚强。我要调动起浑身的潜能,在黑暗中掘出新的生命源泉“突出重围”。也就是在那段有病乱投医的日子,幻想成了一家人心中的魔障,眼下的真实,怎么也挡不住幻想的心,所有的梦都变成了诗,只是悲痛封住了自己的嘴。父亲陪马骋求藏医治疗,据说拉卜楞寺院一种洗眼水挺灵验,拿回家后,马骋小心翼翼地洗着眼睛,嘴里还喃喃念道:亮了亮了!亮了亮了!此情此景让身边的父母心如刀割。
依靠当年右眼仅存的不足0.03的视力,马骋要自己走路,父母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一次走在黄河风情线上,突然一阵钻心的疼痛,碰在了滨河路花坛边的一个长条椅上。自己这才意识到想使脚上长出眼睛,必须是一个任痛撕咬,顽强锤炼的过程。
从明亮的天堂到封闭在毛玻璃后的世界,马骋在家里与门框桌椅亲密接触是常事,走在街上常常与人撞个满杯,与电线杆碰个正着;吃饭时用筷子夹到的往往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辣椒姜片和干骨头,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的深处。
马骋凭着一点光感,走着,练着,跌跌撞撞地去,蹒蹒跚跚地回,日复一日,渐渐地信心升起于眼睛与心灵之间,渐渐地明白了在人生的低潮中,需要一种不败的守候。
2008年春节,说服了父母,他第一次单独出行,迎着带哨的风,不过马路,走到附近的牛肉面馆,绕过白云观再走回家。“妈,你看,我回来了。”这成了他美妙的第一走。母亲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爬树、上房、在屋顶上奔跑,不料踩落二楼天井上面虚掩的油毛毡,险些坠落,他竟然两手勾住房檐,身子悬在半空。那惊险的一幕让母亲无法忘却,“反正这孩子有股子倔犟劲儿。”
几天后,马骋第二次独自出行,在路边等来一个人,他跟着顺利过了马路,然后自己一个人沿黄河边走到小西湖,再返回,这第二走又给了他无限的信心。
之后是独立乘坐公交车,独立到超市购物,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步入了另类生活方式。第一个突破,就是拿五十倍的放大镜看短信和号码,能打电话了,这一下子温暖了他寂寞的心,从此也把“特别”写进他暗色的瞳孔里。
当马骋的脚步日益稳当自如,母亲和亲戚陪他登上了白塔山后面的文庙山。虽然是以前走过的路,但现在是全新的,他摸索着每一个落脚点,高高地抬脚,轻轻地落下,无数的脚印曲曲折折,勇气推着他一步步到达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马骋放声大喊,喊声震荡山谷,似乎把一腔委屈和痛苦抛向天外。
马骋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好像策马驰骋在贺兰山麓宽广的大道上。从此他的嘴角不时浮现一丝难得的微笑。然而就在此时,真正的痛才开始一点一滴刺向心里。
困境中的人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马骋放下苦恼,耸动一颗进取的心,执着地面对似乎无望的前程。“我要上班,我要回银川,我要回归记者队伍!”像婴儿渴望母亲的怀抱,一种强烈的冲动,催促他于2008年3月回到宁夏《新消息报》社。当报社领导和同事们听了他治病的详细经过后,个个都鼓励他,语重心长地说:“马骋成熟多了。”他自己却自嘲:我还没成熟,只是将眼神收到心里给焐熟了。
在朦胧中追赶生活
自己不放弃,领导不抛弃,同事们不嫌弃,于是,马骋接纳厄运,挑战极限,开启了自己的特殊记者生涯。
第一步:坐在新闻会客厅值守新闻热线,人们戏称马厅长,他嘿嘿嘿嘿地笑着,干得很投入很认真,毕竟又能上班了。但只是接转报料当个二传手,这怎么能行?他悄悄尝试电话采访经济新闻,凭脑子记,电话中的点点滴滴都被他吸进去,再口述新闻,别人记录。成功了。
第二步:跟同事一起现场采访,合作写稿,当记者的感觉真好!上班后采写的两篇稿件获全国都市报好新闻三等奖,获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项。但他觉得这样只能算“半个记者”,他渴望单独采写新闻,渴望能有一个支点,把自己对新闻的爱撬进一篇篇稿件中。
马骋苦苦思谋着自己的职业前途,却不料爱情突然光临。有个叫杨娟的女记者闯入他的情感世界。“美丽的姑娘为何在我最难的时候选择了我?”他很吃惊!虽说杨娟跟他在一个报社工作,但只是点头之交,五年之内没说过三句话,更何况自己眼睛失明之后,对爱情和婚姻早已不抱奢望。可是姑娘坦言:“马骋,我看好你这个人,你的勇敢打动了我。婚姻应该是两颗纯真的心的结合。马骋,你一定能行!你只是视力不好,别有压力,我们共同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爱情的暖流涌入他的心房。初期他只是出于感恩赴约交谈,并没有去想结婚的事。
有道是“天作之合”,2009年1月10日,马骋和杨娟的“闪婚”给人们制造了又一个“吃惊”。
爱,在忧伤的树干上嫁接欢乐的枝条;爱,给了他自信,给了他力量;激情在燃烧。
“世上难事千千万,办法总比困难多”,马骋正琢磨着这句话,幸运之神悄然来敲门。妻子杨娟突然想起她采访过的一个盲人按摩师上网写文章。对了!那是一种叫“永德读屏”的软件。
走!夫妇俩立刻行动。很快从按摩师那里烤贝了一份“读屏软件”。当马骋戴上耳机听到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声时,他兴奋极了。整整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长达一万多字的操作说明仔细听了三遍。到了晚上,他已经能初步使用这一软件写作,用QQ聊天。打开尘封两年多的QQ聊天器,耳畔传来久违的好友群名字时,他大叫一声:爽!
马骋用悲壮浇灌理想的种子,如饥似渴地刻苦钻研,收获的是,能熟练地掌握读屏软件,能登陆各大网站浏览最新资讯,能收发电子邮件。他自信地说:“我用耳朵衔接生命,又用生命衔接事业。”
特殊记者生涯的第三步就是独立采访独立写作。“我有三大法宝:读屏软件、录音笔、50倍的放大镜。我要在眼睛背后悄悄开启心智的视野,丰富心底的大千世界,涵养生活的情趣,一切都以苦难挫折作参照,我注定要在这追求中活下去。”这是他心灵的独白。
马骋独立外出采访,来到政府有关部门,一进门,他就出示记者证,但门卫客气地说:“请登记一下。”他一看登记表,一团模糊,这怎么办?身后还有别人要登记。他只好硬着头皮凭以前的印象摸着写上去。门卫一看,火了:“咋胡写呢?你看你,单位名称栏里写的是姓名,把姓名写成单位,这一格子明明是事由嘛,你填的是年月日。”马骋的脸一阵阵发烧:“哎呀!忘了戴眼镜,实在是看不清呀!”门卫就替他写了。他拿上“来客登记表”进办公楼赶紧先找到卫生间,掏出50倍的放大镜,迅速把表格序列记到脑子里。完成采访踏上归途时,内心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酸楚,之后死背硬记闯过了这一关。有一次上会签名,看不清格子,字大得出奇,签完转身走时,听见工作人员议论,看来这人挺霸道的。独立采访中,乘电梯也是一道难关,看不清楚楼层显示号,他就把按钮全按了,或是请人按,要么干脆走楼梯。上厕所也难,必须得等有人进厕所才能确定自己进哪个门。他说:“办法总会有的,只不过人生的特殊加大了我努力的成本。”
电话里又一次传来父母温暖的声音,马骋报告的都是好消息:我现在能独立采访新闻,半小时写2500字,还能拍照片,能自己买菜、做饭。噢!妈妈,煮鸡跟煮羊肉不一样吧,鸡汤里放哪几样调料呢?想着父母淡淡的欣慰在脸上,沉沉的忧虑在心里,他只有在心里说:爸妈,别再牵挂,疾病带走的是眼前,留下的是痛苦和挫折赋予我的聪明因子和坚韧骨气。
2009年9月,马骋应邀随众多媒体记者一起,从沙坡头乘坐越野车横穿腾格里沙漠到达通湖,作为随队的三名摄影记者之一,马骋拍摄的照片无论是内容还是画面构图,都不逊他人!2010年9月,马骋作为中阿(阿拉伯)经贸论坛的上会记者之一,6天之内发稿16篇,发稿数量之大,令人惊叹!
马骋奔忙在采访第一线,仅凭右眼不足0.03的光感和三大法宝,又是发稿又是发图片,让人难以想象他这个记者是怎么当的?照片又是怎样拍的?马骋诙谐地说:“我把照相机紧贴在脸上像瞎猫逮耗子一样拍照呗!”马骋就是如此乐观地奋力打拼,获得事业重生。
重新感到生命的流动
“马骋!你注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圈内人简直不可思议。突然失明,突然复出,突然结婚,突然单枪匹马外出采访,还不断获奖。他的同事感慨地说,开始我们只是对你怜悯、安慰,陪你吃个饭,散散心,讲一些开导的话。而现在,我们佩服。马骋!太厉害了!你把缺憾的人生演绎得如此精彩,你的一系列突破,着实让人难以置信,难怪有人说,马骋是不是装的?当然,人人都有误会的权利。也有同事友善地问:“你的眼病好了吗?”其实,医院的复查诊断依然残酷无情:“视力无改变”。
尽管人们往往对身边的感动显得麻木,但马骋这个小人物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更好奇者打听起他的根基与背景,牵出的却是马骋家族一百多年壮烈的传奇。
那是一个世居甘肃河州韩家集阳洼山的马氏家族,先辈从力农经商开始,以科第起家,以忠义爱国抗击列强成名。
曾高祖马千龄行侠丈义,一身刀枪功夫。路遇劫匪,拔枪助人,以一抵十,致匪惊慌逃窜,救了迎娶新娘的蒙古头人尤务,其壮举在蒙藏地区广为流传。
高祖马福禄,晚清武进士。12岁为护羊群,单骑逐狼,缚之而归。1900年,亲率三千回汉将士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浴血奋战,致侵略者惨败。俄国记者德米里特杨维茨基报道称“联军开始总撤退”。在这次史称“庚子第一恶战”北京正阳门战役中,敌设十栅已夺九栅的最后关头,夜雨如注,敌遣敢死队偷袭。马福禄身先士率,誓夺末栅之际,忽飞弹入口,以身殉国。清廷追封马福禄为振威将军,谥忠烈。为后辈们在骨头上刻下了忠义爱国的大义理念。
曾祖马鸿宾,文韬武略,每每重大历史关头,为国家民族挺身而出。1913年随叔父马福祥解除内蒙边患,维护了祖国的统一。1917年马鸿宾率甘肃新军在绥西宁夏等地苦战一年多,终将企图分裂国家的伪皇达儿六吉叛军全歼于贺兰山脉。抗战期间马鸿宾率国民党八十一军奔赴绥西前线与傅作义将军一同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以“磨盘”战术在沙漠地带决一死战,击溃了3万余日寇及伪蒙骑兵,最终粉碎日军西进企图,收复伊克昭盟全部失地。1949年在解放战争重要关头,马鸿宾深明大义,与傅作义将军同时起义,加盟革命阵营。解放后马鸿宾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甘肃省第一副省长、国家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荣获毛主席授予的“一级解放勋章”。
祖父马惇靖先后任国民党八十一军参谋长、军长。在抗日前线冒着漫天炮火,抱起阵亡的警卫战士,鲜血染红了全身,向着将士们大喊:“弟兄们!我们的血一定要让小鬼子十倍还回来!”。解放前夕跟随父亲毅然率部起义。解放后历任西北野战军独立第二军军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军区司令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等职。马惇靖一贯提倡“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人人抱忠义之心,事事存厚道之想”。马骋父母遵循家训,勤勉工作,为人正直、待人亲善、勤修诗书,荣获“文明家庭”之美称。因此,马骋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
哦!原来谜底在这儿,别人都认为马骋骨子里带着侠义之气,可马骋从来只字不提家族的显赫,他总是说:“我觉得先辈的荣光离我很远,我是我,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今天的马骋以《新消息报》记者队伍中的一员为荣,走出自卑的沼泽,勇敢前行,重新感到生命的流动。他可以像其他记者一样外出采写新闻,拍摄图片;他可以自己乘出租车办事、购物;可以自己买票、乘火车、汽车出远门;可以自己去银行输密码、刷卡、取钱;可以自己买菜做饭;可以唱卡拉OK;眼疾迫使他告别绿茵场,现在旱鸭子”学会了游泳。这一切让马骋自己也吃惊,他实实在在感悟到:“人的潜力无穷!眼睛受限后,其他感官会行动起来逐步地补上缺陷。这兴许就是生命的伟大与美好。以前总认为自己长相一般,没什么特长,也没多少女孩追我,我什么都不行。如今不一样了。”
马骋在与众不同的人生旅途上跨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一个盲人挑战极限的智慧与勇气。比如买了车票,问几号座位,对方说,上面写着呢。他就用放大镜看号。有的时候,先上车随便坐下,等别人纠正即可。钱,可以事先分好,分别装在不同口袋里。尽管如此,生活中的尴尬和遗憾也是不言而喻的。别人见他眼睁睁笑眯眯地迎面而来,跟他握手,他却不知道。他知道生命中有太多的内容,需要他为之坚强地活着!
妻子说,马骋你行!父母说,马骋你行!姐姐姐夫说,马骋你行!领导说,马骋你行!同事和亲友说,马骋你行!马骋自己也说,马骋你行!
这一切来自于亲情、爱情、友情的力量。马骋的病虽然没能治好,但他的一颗带有目光的心却展开了翅膀。“我的痛苦经历早已刻在了骨头上。面对黑暗我要学会转身,在朦胧中追逐理想,用意志驱赶生活中的痛苦,拿勇敢点亮生命。”马骋不断地告诫自己。
银川的又一个黎明来临,马骋早早走出家门,吃一碗牛肉面,然后从容地融入北京路熙熙攘攘的人流。能像普通人一样去上班,真好!塞上江南的朝阳照亮他的心田,他背着采访包,哼着悠扬的流行乐曲前往报社,这个盲人记者新的一天开始了。
在朦胧中追赶生活重新感到生命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