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钦木”:源自拉卜楞寺的“法会”大剧(3)

时间:2011-12-27 20:49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第三场,锣鼓声中,土地神阿扎出场,黄脸、白发白须,用手扬撒大麦,朝拜大经堂。

  第四场,两位土地神特合悟瑞上场舞蹈,向大地撒鲜果、大麦,以示对神的祭拜,然后打开背上的经卷,诵经,介绍米拉日巴生平、功德和业绩,后两位土地神特合悟瑞引导两位高僧即米拉日巴(每位高僧都背着经书、手拿禅杖、头戴僧帽)入场,绕场一周后坐在太师椅上,两位土地神叩拜后退场。

  第五场,两只鹿先后出场,跳跃表演,表示受惊后的恐慌痛苦,米拉唱着道歌诵经说教,劝鹿不要惊慌,死是逃不脱的,纵然侥幸躲开猎人的弓箭,死神来到时,还是逃不脱的。鹿受到教诲,不再慌恐,拜伏在米拉身旁。随后,两个童子赶着两只猎犬上场,米拉再度起身,劝化猎犬不要起杀心,杀生后的因果报应是很痛苦的,猎犬也接受了教诲,拜伏在米拉身边。

  第六场,两个猎人挥舞着鞭子,画着红脸,翻穿着弧皮袍,项戴念珠,腰挎大刀上场(贡保多吉),开始各站在一边自言自语,然后互相对话,一边不停地走动一边不停地说唱。说唱的内容除介绍地点、人物、自身经历外,大量叙述寺内僧众的各种违反教规、寺规的不良行为,以及对寺内各种不良现象的揭发,语言不仅幽默深刻,亦庄亦谐,而且十分犀利,极尽讥讽抨击、嘲笑意味。

  第七场,两位猎人发现鹿、犬和谐地侧卧在米拉日巴身边,于是互相指责、争吵,以至厮打在一起。随后,一猎人用箭射向米拉日巴,但箭却折回,使二位猎人大为惊奇,跑到米拉日巴跟前反复观察,以求究竟。此时米拉日巴用道歌进行劝化,讲解解脱烦恼、修炼成佛的道理,两位猎人深受教育,表示放弃杀猎之念,皈依佛门。至此,犬、鹿、猎人及其孩子共同欢舞,整个演出在一片道歌声中结束。

  法会就是以“哈钦木”这一独特的藏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来象征驱除魔怪,以保佑地方安宁,民众康乐。

  传承及特色

  研究人员认为,“哈钦木”这一藏族寺院表演的法物,演员均为僧人,是由院内高僧选拔产生的(每三年一换),由上届的表演者和有一定表演经验的长者口传心授给下届表演者,并无具体的传承者。多以有一定威望的高僧担任米拉日巴,口才较好的僧人饰贡保多吉。

  “哈钦木”表演时在服饰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如山神所着印度瑜伽咒师式的服装,第二场中的狮子服,下身着金黄色裤子和靴子,上身用狮被遮盖,头戴狮子面具。第五场中的鹿服,下身着彩色缎面裤,彩靴,上身为连体缎面藏式鹿服,头戴红、绿、蓝鹿面具等。表演的剧目有寒尸舞、雄鹿舞、长寿舞等。其中雄鹿舞又称“鹿驱魔舞”,是颇受僧俗赞誉的单人舞蹈。表演者头戴雄鹿面具,身着璎珞飘带服装,右手持三棱火焰刀,左手携人头颅骨杯,腰系铃铛。一出场即在节奏紧密快速的乐器伴奏下,跳跃、旋转,动作极其奔放、干练,以体现雄鹿的雄健勇猛。绕场旋舞将毕,即有八名阎罗遣使的“鬼差”抬出盛有“恶魔”的“囚魔盘”,雄鹿即绕盘而舞,口诵咒语,挥刀劈杀,以撕咬吞食等动作表现震慑“魔怪”。最后将“魔怪”分尸八段抛向四面八方。意为驱除了魔怪,以保佑当地年年丰收、安宁、民众康乐。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可爱的中国”之苗族:小小竹编编织脱贫致富梦
  • “可爱的中国”之柯尔克孜族:这里的人们和猎鹰有个约定
  • 甘肃山丹军马场现“万马奔腾”壮观场景
  • 走进三江源丨“飞阅”三江源:壮美通天河
  • 甘肃敦煌秋游“人气爆棚”
  •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