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浸透了雕刻艺人心思的“线子”,却是有“灵魂”的。
几十年的环县道情皮影制作历史中,有传承,有失传;失传,不怕,最怕的是丢了“灵魂”……
真假皮影
“假作真时真亦假啊。”指着堆在办公桌上的十几个“线子”,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协会驻兰办主任贾森栋摇摇头,无奈地抛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些激光刻的(线子),都是丢了‘魂’的。”
从大年初二到初六,贾森栋组织中国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参加了兰州市第九届春节文化庙会,办公桌上的那十件假“线子”,是他从庙会上买的。“一件10元。”
除了组织皮影戏表演外,贾森栋更重要的工作是以公司的名义出售来自老家庆阳的特色产品——皮影产品、香包。庙会的六七天时间里,皮影产品的销售收入不足千元。贾森栋说,最后一天,一个卖假“线子”的告诉他,这几天一共卖了两三万元。
这让贾森栋彻底想不通了。“你说,这到底是怎么说的?真的就卖不过假的了!”
贾森栋说,他们所销售的皮影产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的,都是用牛皮刻制的,无论着色、刀工都是非常精细,是真正的“线子”,这也是他们的“线子”一个标价过百元的原因。“那些用激光刻的,一看就知道,刀路处皮质颜色发黑,何况皮质连混合皮都算不上,拿在手里,轻薄得跟啥一样,能不是假的?”贾森栋越说越激动。
想不通也得想通,事实就是他的真“线子”价钱卖不过人家的假“线子”。
赵德才也买了两三个10元钱的假“线子”。“一眼就看出它不是手工刻出来的。”赵德才提起其中的一个造型为旦的“线子”说,如果现在把这个“线子”从塑料封皮中取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它的手脚就会弯曲。“因为它不是牛皮的。”装在塑料封皮中的“线子”的手、脚都用不干胶固定着。
赵德才来自环县,2004年被确认为省级民间皮影艺术家。没有上过一天学的赵德才和环县很多雕刻皮影艺人的经历大同小异,都是从小耳濡目染,从学唱皮影戏开始,然后发挥个人的特长和爱好,转向了雕刻皮影。
在环县,雕刻了不少年头“线子”的赵德才很是有些名气,有不少戏箱子都找上门来让他雕刻,这也是让他最引以为豪的,因为在他看来,不是所有雕刻皮影的艺人都有这个荣幸。“戏箱子找上门来让你雕刻,就证明你这个人有真功夫。被戏箱子认可了,就是被懂行的人认可了。”赵德才说他一年到头接的活多得都干不过来。
现在,赵德才是贾森栋所在公司的一名员工,有演出时,他是中国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里的“二手”,没有演出时,他是专职皮影雕刻师。
“他就是个正儿八经老老实实手工雕刻皮影的人。”贾森栋说选中赵德才就是看中他的这一点。新老传承
2002年之前的环县,皮影制作艺人为数不多,且处于松散自由状态。“2002年,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传承保护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也就在这一年,举办了第一期皮影制作培训班,记得有40多人参加了培训。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家协会主席许世同说,之前数得上的皮影制作老艺人也就三两个,王勤政、郝宏贤,这些艺人多是跟随老艺人学艺,从老戏箱替样开始,也有的是继承了家族传统手艺,而他们雕刻的东西多是自己雕刻自己用。
王勤政就属于典型的家族传承。
“我太爷(曾祖父)就是王秉云,他是我们环县本地最早的皮影雕刻艺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我太爷全家外出靠画庙为生,后来辗转陕西,在一个皮影雕刻艺人的作坊中当学徒,学习皮影雕刻。”现今58岁的王勤政是王家第三代从事皮影雕刻的,“我不到20岁就跟随父亲王治民学习刻皮影。现在,我们家已经到第四代了,我的儿子从十来岁就跟着我学刻皮影了。”
许世同说,环县的皮影雕刻,无论造型还是雕刻风格都深受陕西皮影风格影响。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