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蒙古包,绿色的牧场,古老的马背民族,云一样飘动的羊只,风一般拂过的马群……
布音娜的歌声高过眼前的倾听者,高过肃北县城里最高的楼房,顺着蜿蜒奔腾的党河,在绵延的南山牧场起伏,在层层雪峰中不断攀升。
大家都知道,布音娜的嘴是不会停的,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玩耍的时候唱着,放羊的时候唱着,剪羊毛的时候唱着。唱歌是蒙古人重要的精神生活,婴儿洗礼、幼儿剪发、青年婚礼……长调短调弥漫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空间。草原上的百灵鸟布音娜当然更是这样。
16岁的时候,布音娜站到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在座的观众中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布音娜唱起了《望高山》,一段又一段,一段又一段,高亢优美的曲调层层叠叠铺陈开来,一口气唱了17段。大家笑了起来。布音娜不知道自己唱得实在太长了,她稚气地说,这歌有28段呢。
1996年,作为甘肃省代表团惟一的选手,布音娜去内蒙古参加第一届国际蒙古族民歌比赛,来自国内外的选手有数百名。布音娜唱的还是《望高山》,歌声雄鹰一样在高处翱翔。在座的日本评委激动地站了起来:“她一定来自山里面。”
《望高山》属于蒙古大歌,在青海等地也有,但是唱法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差异有所不同。
布音娜认为,蒙古族文化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其他民族的影响,但是在肃北,因为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有一部分被较为纯粹地保存了下来。不仅是民歌,文字中也有体现。比如“阿思汗”,这个描述时间的词汇,可以溯源到忽必烈时代吧,别处已经不太使用了。
肃北蒙古族属西蒙古,卫拉特和硕部。肃北蒙古族人自称为雪山蒙古族人。
蒙古族人在长期的野外生存过程中倾听着大自然的风声、水声,万物的节拍、韵律在心中回旋直至脱口而出。据《蒙古秘史》记载,13世纪蒙古族民歌就已形成。
肃北蒙古族民歌大部分用口传心授传下来的,可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多是牧区类题材,篇幅较长,音域宽广,悠扬的歌声富有草原味道。短调音域较窄,轻快活跃,节奏鲜明。
最好的声音在山里
“我喜欢我们自己的东西。”布音娜骄傲地说。
布音娜手边有一本《肃北蒙古族民歌》(蒙文),是由肃北文化人全·乔吉布和鲁·洪滨记词记曲,汇集了本地蒙古人传唱至今的80多首民歌,部分呈现了肃北蒙古民歌的原貌。布音娜翻了十年,书的每一页都用透明胶带滚了边。
患了心绞痛,布音娜接受采访是在出院的第一天。说起长调忍不住就唱了起来:“噶斯湖畔的查干德尔斯哟,随风摇曳轻轻翻滚。威震青海的丹津洪(台吉)哟,奔向那遥远的北方。”
《噶斯湖畔的查干德尔斯》即《白芨芨草》,布音娜说是听爷爷唱的,两个最会唱的老人都去世了。
《跟随君主》是蒙古大歌,布音娜唱得山高水阔。
一曲接着一曲,布音娜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病痛,肃北大地上的风云在血脉里奔涌。
在部落的大型活动中,在婚庆等喜事的聚会中,“卡”是众多目光的焦点。当这些传统的献歌歌手举起斟满马奶酒的银碗,也举起了一段段历史,他们依照礼仪一曲接着一曲歌唱,高潮不断涌现,歌曲决不重复。
几百年来,历经贫穷、战乱,记忆超群的歌手们把自己的歌藏到了心里,小心传给儿子、孙子。
肃北太大了,南山地区和北部马鬃山地区总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接近两个海南岛大。历史上,肃北蒙古族曾组成了九个部落。“不同地方的鸿雁鸣叫得不一样”,作为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蒙古族民歌因地域差异,不同部落演唱者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至今还有色尔腾调、夏日郭勒金调之分。
唱得最好的人在盐池湾那些地方,布音娜说,在山里放牧的那些人中。在肃北的盐池湾等地,在很多人脚步无法到达的地方,还有许多美妙的旋律随着吟唱的老人们的去世在不断消失。布音娜等八九个人一起曾经自发组织起来收集这些歌曲。“没有条件出,很遗憾。”年近五十的布音娜颇有危机感,“现在的孩子好像更喜欢流行歌曲,有道马草这样条件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