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小麦标本河西地区绵延一千多公里,恰似一狭窄走廊,故又称河西走廊。这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适宜人类生息繁衍的地区之一。到目前为止,在河西地区虽然还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但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文化遗址却星罗棋布,几乎遍布全境。
民乐,古称富庶之地。随着东西灰山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推进,专家断言东灰山遗址出土的小麦,是目前中国境内最早的炭化小麦标本。这一发现也证明了河西走廊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
考古发现张掖历史悠久,在上古时期的一些神化传说中就提到过这个地方。据《淮南子·主术训》记载:“昔神农之治天下也,……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场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文中的三危,后人考证中多认为是敦煌的三危山。而《史记·五帝本纪》说,传说中的高阳氏时代,其土地“北至幽陵,南至于高趾,西至于流沙。”其中“流沙”一般研究者认为是今额济纳的居延泽。在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说明传说中的禹分中国为九州的时候,人们就知道这个地区了。
据史料记载,在秦始皇病死前后,当时河西诸族中月氏最强,它驱逐乌孙后统一了河西,东部即以今永固城为月氏城,西部以今临泽昭武为国都,建立了河西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着东起凉州西至沙州(今敦煌)绵延2000公里的广大地域。
在民乐县六坝城东北约2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平缓而荒凉的山丘,千百年来一直沉睡在六坝堡村野的绿洲之中。因为此山是由堆积较厚的灰土形成,被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称为“灰山子”。20世纪五十年代初,当地农民在“灰山子”附近开荒种地,常挖取“灰山子”的灰土当肥料用。在挖取灰土时陆续发现不少残破的彩陶器和打制、磨制的石器等,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1958年9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民乐县文物普查中,根据当地有关部门和群众提供的线索,对民乐东、西灰山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发现“灰山子”原来是一处古人类活动的聚落遗址,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属四坝文化类型。据张掖市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参与调查的宁笃学先生撰写了《民乐县发现两处四坝文化遗址》,发表在1960年第一期《文物》上。这是有关东、西灰山遗址最早的调查研究文章,从此以后,东、西灰山遗址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
两大遗址东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城北27公里的六坝乡办林场东侧。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2万平方米。出土陶器有罐、盆、钵、盘、杯;石器有斧、锄、纺轮和石祖,还有炭化麦粒、谷粒以及铜铁器等。1987年夏甘肃省文物研究所进行了局部发掘,在遗址东北面挖掘了320平方米,共发现249座土室墓,出土文物1003件。西灰山遗址位于李寨乡菊花地村北3。7公里的戈壁滩上,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古资料证明,东灰山人主要生活在夏代,到商代随着六坝滩逐渐断水变为荒漠,大部东迁陇东环江流域(今庆阳地区),少部分迁至山丹四坝滩,到西周、东周、战国时,史书已明确记为虞氏、禺知,即月氏了。
据民乐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八卦营古城遗址位于永固乡八卦营村西北,属于汉代遗址。面积约42万平方米,城垣残高4米,底宽14米,夯土层厚10厘米,护城河宽8米。东西两面开门,内有宫城、内城、紫营台。城垣附近有很多汉代残砖碎瓦、灰陶片、石磨残块。在城址东北100米处有高约5米、面积2000平方米的高台,俗称“点将台”。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