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皮影戏:黄土地上的民俗瑰宝

时间:2012-11-05 15:33来源:未知 作者:李东 点击:



  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代表中国甘肃风情的剧种———陇剧正是以独具特色的环县道情为正宗。环县民间道情皮影戏班成立已有300多年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三次晋京演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接见和好评。


  1960年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环县道情正式定名为“陇剧”,成为甘肃风情的独特剧种。1987年,“甘肃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出访意大利,在罗马、米兰、威尼斯等11个城市演出24场戏,被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2002年6月9日,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环县为“皮影之乡”。同年8月25日,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环县为“道情皮影之乡”。同年10月,环县皮影艺术团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环县道情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环县境内有50多家道情皮影戏班,500多名演出、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岸20个乡镇的沟沟岔岔,成为黄河流域具有一定规模的原生态艺术群体。有关专家说:“目前,甘肃民间原生态皮影戏以环县的道情皮影为盛”。


  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


  地处陕甘交界、陇东黄土塬上的甘肃环县,境内沟壑遍地,山梁纵横,气候寒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戏”这一民族民间艺术。


  闭塞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文化生活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群众文化生活近乎空白,因而土生土长的环县道情皮影戏一经诞生,立刻受到当地群众的无比喜爱,环县也为我们保护了相当完整的陇东地区民间文化遗产———陇东道情皮影。


  在谈到环县道情皮影发生与历史的时候,环县皮影艺人都异口同声地讲到了兴隆山。兴隆山又称东老爷子山,它原是环县道教圣地,位于县城东北40公里处的四合原乡。明朝中期,各方云游道士就开始在山上修建庙宇,到20世纪初,规模之大,方圆百里独一无二。每年三月三日庙会祭神,更是盛况空前。


  明未清初,环县北部绝大多数人信仰的是道教。每逢兴隆山庙会,这里香烟缭绕、乐鼓不息,善男信女和各方游客云集于此。当地的道情艺人为使道情故事更加形象生动、直观达意,在兴隆山庙会逐渐将同时流传的皮影引入道情。在庙会敬神祭祖唱神戏之时,当地民间艺人又将道情说唱融入了皮影,久而久之,皮影和道情二者达到了绝妙完美的结合,并形成传统。


  环县皮影戏是甘肃皮影的代表,它的精髓在于道情。与甘肃其他地方流行的秦腔、眉户、灯调等皮影唱腔不同,道情皮影的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音乐高亢激扬,婉转明快,曲调流畅,情深意长。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另一特色是其所选用的“影人”皆用牛皮制作,表面平滑透亮,造型精致,色彩丰富鲜艳,每个影人形肖神似,比例紧凑夸张,图案富于变化。


  皮影和道情的完美结合


  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兰州大学演出期间,我曾采访过戏团的“台柱子”———常义全老人,这位年近六旬已从事道情皮影四十余年的老人,谈起道情皮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道情皮影戏在我们当地人的眼里,就像陕西人眼里的秦腔,北京的京剧一样,只要锣鼓管弦一响,方圆几里的人们便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我们演戏用的道具很简单,演员三五人,在农村演出时,一头毛驴驮着道具就行了,我们当地人称为‘一驴驮’,演出的场所也很随便,一孔窑洞,架起白纸亮(影窗),以前我们一直用清油灯照亮,后来用上了电灯。”


  说到动情之处,老人还高唱一曲“走亲戚毛驴一赶,吃羊肉袖子一卷,心慌了窑里一喊……”老人的唱词,一方面说明环县的交通条件和民俗风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道情皮影在环县的普及和群众的喜爱程度。因而道情皮影戏又称“小戏”、“家庭戏”和“炕头戏”。


  皮影是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主要表演道具,俗称“线子”,用牛皮刻制,有人物、动物、神怪、大小场景等,其造型极为丰富精美。其中人物造型按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设计,一般为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实丑,体现出头大身小、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其他殿堂、鬼怪、奇禽异兽,花草树木等影件,构思奇妙、形态多样,彰显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写意的特征。


  皮影雕刻则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按照制皮、过样、雕刻、着色、出水、装订等工序进行,以线条缕空进行刻画,以阴刻阳刻区分不同人物性格。在挑线表演时,影人的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袖、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身手分家等动作,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还能达到“死戏活演”、“假戏真做”的艺术效果。


  环县道情音乐高亢激昂,婉转流畅,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抒情曲调尤以“嘛簧”(俗称帮腔)最具艺术感染力。戏剧每演到高潮或动情之处,根据固定唱法,主唱领起,全体合声,一腔三折,一唱三叹,气氛浓烈,娓娓动听。戏剧中,表达喜悦之情用“激情飞跃”的快板;表达悲痛之情用“哀怨哀婉”的慢板。道情皮影戏唱词多用“七字”、“十字”联句,行文流畅,易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传统历史道情剧本经清末明初环县道情皮影戏艺术大师解长春的系统移植,大胆改编和整理,共有一百余本,其代表剧目有《蛟龙驹》、《九华山》、《忠孝图》、《土台救主》、《杜十娘》、《白蛇传》、《三打白骨精》等。


  辉煌与传承


  当谈到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成就时,“台柱子”常义全老人激动地说:“新中国刚成立后,我父亲率我们戏团三次进北京参加演出,受到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好评。我们家里现在还保存着父亲当年演出时和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呢。到我们这一代时,那是1987年初,我们应意大利意中友协的邀请,出访意大利,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国门为外国人演出啊,我们全团做了精心准备,决心演好戏,我们在罗马、威尼斯等几个城市演出,引起外国人的极大轰动,有好几个地方都是加演了好几场的,他们称我们的皮影是‘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2002年10月,我们参加全国首届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为清华、北大等8所名校上演。2003年9月时,我们在北京北兵司马戏院上演了6场,被《光明日报》等20家媒体报道。那次我们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影·人》专栏节目呢。接着,我们在广州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木偶大奖赛获得了铜牌。”听着老人自豪的介绍,我也为道情皮影戏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欣慰。


  当谈到道情皮影的现状时,老人感叹道:“我们有仅50个戏班,从事道情表演的也大约有300余人,党和政府也为我们这些老艺人每年发放生活补助。问题是,我们这代人退出时,缺少继承人啊!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都去大城市了。”说到这儿,老人陷入了沉思。


  目前甘肃环县境内有大约50家左右的道情皮影戏班,500多名演出、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岸20个乡镇的沟沟岔岔,成为黄河流域具有一定规模的原生态艺术群体。


  作为电影鼻祖的皮影戏,在影视传媒的冲击下,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皮影在中国许多地区已濒临消失。许多著名的皮影戏班已不复存在。优秀皮影老艺人的去世,使大量还未传承记录下来的唱本、唱腔、古影样及表演艺术随之绝迹。


  环县道情皮影是从窑洞中走出来的,它是陇剧的渊源,电影的鼻祖。环县道情皮影形在“皮影”,神在“道情”,全部道具仅装两只木箱而已,一条毛驴就可以驮着走乡串户巡回演出,简便易行,出入方便。且它演出地点多数在群众居住的冬暖夏凉的黄土窑洞中,在窑洞演出,开门见山,宽敞豁亮,收音聚光,别具风采,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吼塌窑”。


  环县人世世代代出生时落在黄土炕头,去世后掩埋在黄土地下,一生中“道情”成了他们大苦大悲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伴着他们走在夕阳下,当在田野里累得筋疲力尽之时,他们会站在沟沿上磨耙上,尽情大吼几句道情。高兴时唱激扬的快板,痛苦时吟忧怨哀婉的慢板。道情唱词多用七字、十字联句,押韵自如,便于识记。一曲曲唱词就是一首首多情优美的诗,既哲理自现,又佳句百出,既悠扬婉转,又声韵和谐……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