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闪耀在古战场上的戈壁明珠

时间:2013-07-19 08:59来源:科技鑫报,大西北网 作者:李红军 点击: 载入中...

 

  西行的列车在兰新铁路线上飞驰,车窗外是大西北月上枝头的时候,车厢内数位前往嘉峪关的游客谈论着即将亲临的关城、荒滩、雪山,显得异常兴奋。像许多外地游客一样,他们所了解的只是嘉峪关的冰山一角。


  出兰州往西,南有连绵不断的祁连山脉,北接内蒙古浩瀚沙漠群,当中形成一条自东南向西北延伸的狭长地带,这里地势平坦,祁连山上积雪的融水在这片平坦且满是戈壁的荒滩上灌溉出一片片绿洲,成为古往今来中原通往西域的唯一坦途。由于地形狭长且位于黄河以西,故有"河西走廊"之称。嘉峪关就坐落在"河西走廊"的中西部。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嘉峪关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中外巨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已经在荒凉中矗立了641年的嘉峪关城楼,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迎着猎猎朔风矗立于黑山和祁连山之间,守望着大漠的孤独,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几个世纪以前,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在这里,两千多年前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因此,这里不仅是古代战略防御的屯兵要塞,更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会点。

 

 

  大漠雄关  古时战场

 


  如果说长城最东端的山海关守的是山和海的话,嘉峪关守的则是山和山。两者不同的是,前者位于青山绿水之中,后者则处于戈壁大漠腹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9年。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它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着称于世,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的西汉王朝,这里就是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隘,但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治国方针,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防止蒙古和女真的侵扰,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内地通往新疆乃至中亚的重要陆路通道,其重要性几千年来并没有什么变化。


  云淡风轻访戈壁,嘉峪雄关展威姿。


  初入嘉峪关,满眼看到的都是土黄色,整个关城就像是用黄土堆起来的一样,但它却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随行的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嘉峪关关城主要是以黄土夯筑而成,只有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内城有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在两门外各有一瓮城围护,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偌大的嘉峪关内设施齐全,防御方面有灭火的沟渠和卫城,生活方面有自己种植的菜地,文化方面有关帝庙和戏台。卫城的作用是把冲进第一层防御的敌人围困在中间,让他们在箭雨中毙命。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内城的游击将军府,也被称为游击衙门,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事要务的府邸和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也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行政枢纽机关。走进将军府,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眷的生活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将军府后堂的一副对联:"不悲镜里容颜瘦,且喜心头疆域宽",真实贴切地描写了当年戍守边陲的将士们的宽阔胸怀。


  我感到很惊诧也很佩服,在古代极其简陋的建筑条件下,能建起如此雄伟的关城,在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心里更多的则是在思索和寻找。


  站在气宇轩昂的嘉峪关城楼上举目远眺,除了茫茫戈壁滩,便是巍巍祁连山,山顶的积雪


  清晰可见。俯看脚下,虽然秦时明月已成往事,但明时关城仍在脚下,嘉峪关城墙上的战争痕迹,台阶上一个个下陷的印痕,仿佛又把我们拉回到了古代的战场:那些金戈铁马的影像不停地在眼前晃动,仿佛看到了历代敌人围攻关城、将士们奋勇抵御的情景。将军们骑马出战,为的是身后这片土地的安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诗句让人无法不感叹当年的将士们是在怎样艰难的条件下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这些我们后人又知道多少,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嘉峪关的军事功能早已退化,但它的文化底蕴却在今天大放异彩,为世人所敬仰。

 

 

  关城脚下  几户人家

 


  嘉峪关历来是古肃州(今酒泉)的一部分,虽然在历史上是一个屯兵要塞,但除了"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的哀唱之外,就是戈壁上成群出没的黄羊张扬着生命的力量,孑然而立的雄关在驼铃的叮当声中独对太阳的起起落落。


  在20世纪初,真实的嘉峪关仍是"有小城一座,历年兵祸,城内已颓废,城外有居民约五六十家,街市房屋矮小破败,居民亦穷困无活气".


  说起嘉峪关市的历史变迁和城市环境的改善,今年67岁的嘉峪关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吴生贵感慨万千。据吴生贵介绍,嘉峪关在明代时属肃州卫下辖的嘉峪关营,当时大概住了263个兵,他们属于朝廷的正规部队;到了清代,嘉峪关营辖有四个堡,同治四年之前嘉峪关有两千多户万余人口;同治四年之后,由于常年战乱的影响,嘉峪关的人口锐减,仅剩不足千户人口。到了解放之前,嘉峪关一带,只有关城脚下居住着的几十户人家,他们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生,是九眼泉的水养育了他们。


  "解放前的嘉峪关,非常的荒凉,狼吃人的事情时有发生。现在东湖景区的位置原来就是戈壁荒滩,晚上不要说妇女不敢从那里走,就连大小伙子都不敢走……"吴生贵回忆说,当时嘉峪关人非常少,也非常穷,女人们没有擦脸油,只能将瓜子嚼碎后抹到脸上代替擦脸油。


  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嘉峪关的过去,吴生贵老人向我们讲述他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我从小在新城镇长大,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就住在父亲垒的20多平米的土坯房里……1962年初中毕业后,我在生产队记过工分,因为在当时初中文凭已经是最高学历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当过两年老师,后来便去了嘉峪关市教育局工作。刚来时,由于住房紧张,单位给我在旅社找了一间房子。没住多久,因为单位有人说旅社的房子条件太好,花费太大,便搬了出来,租了一间工厂的废弃房住……"吴生贵说,到了1992年的时候,分到了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虽然一家七口住在一起,但条件总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我住着160多平米的房子,书房、饭厅应有尽有。


  "解放前,到了冬天的时候,人们都会去戈壁滩上打柴取暖,植被被破坏后,气候变得更差。有时候睡了一夜起来,发现房门推不开了,仔细一看,原来是被风沙堵住了!现在的嘉峪关,绿树成荫,水波荡漾,生态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东湖景区便是最好的佐证。"吴生贵说,很多周边的农民也因为嘉峪关的快速发展获益,他们开着车子将游客拉倒嘉峪关市玩一趟就有钱赚,现在嘉峪关40%的农民在城里买了房子。


  为详细了解嘉峪关郊区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驱车来到了悬壁长城脚下的裕泉镇黄草营村。今年65岁的杨大海是土生土长的嘉峪关人,他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爬到长城上玩耍。杨大海说:"我听老人们说,这里以前是部队的粮草营,所以才被称作'黄草营'.我小的时候,旁边的黑山上,有很多烽火台,由于我们这里缺土,那些烽火台被人们挖掉后用来盖房子!"


  之后,杨大海还带着我们参观了他家的老院子。推开破旧的木质大门,除了院子里种着的枣树苗,和三间被废弃的土坯房,就剩下旁边一间房屋坍塌后残留的三面土墙了。正是这间已经坍塌的土房子,勾起了杨大海的回忆:"那间房子娶过八房媳妇,我们兄弟姐妹10个人,都是在这个院子里长大的!"


  1997年,杨大海一家搬进了现在的砖瓦房。杨大海说:"以前我们种小麦,一年到头的收成还不够一家人吃,现在土地给了自己,我在自己的八亩八分地上种苞谷、葵花等制种经济作物,一年下来最少有2万多的纯收入,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几十倍……"


  "黄草营有378户1293人,50%以上在外务工……"黄草营村大学生村官、团支部书记张鹏对黄草营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张鹏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挨家挨户去走访,从种到收都得联系。"


  为了给村民们起实践和带头作用,今年年初,张鹏和裕泉镇的另外几位大学生村官协商后,承包村民土地建立起15亩的景观苗木种植基地,鼓励村民们种植云杉、国槐、樟子松等适合戈壁滩生长的景观苗木。虽然这些苗木还在成长阶段,但张鹏已经看到未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目前苗木的长势情况来看,即使现在出售,每亩地保守的收入大约七八千元。我们计划下一步要扩大种植面积,让农民以土地入股,这样就能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戈壁钢城  拔地而起

 


  雄关在苍茫的戈壁上等待。


  1955年,西北地质局645队技术人员,在祁连山中的头道沟和桦树沟发现铁矿,并以矿石名命名为"镜铁山矿".镜铁山矿的发现,结束了"西北无铁矿"的历史,为国家决定建设酒钢奠定了基础。1958年1月,冶金工业部有关领导和人员来到酒嘉地区实地考察,选定厂址在酒泉县城以西22公里、嘉峪关关城以东6公里的戈壁滩上,因为这里当时隶属于酒泉县境内,所以定名为"酒泉钢铁公司".


  酒泉钢铁公司在此建厂,"千年等一回"嘉峪关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一个几万人的建设队伍开进寂寞的戈壁,在黄羊惊恐的注视下,写下了富有历史意义的一笔。


  "嘉峪关关城很古老,嘉峪关市却很年轻,几十年前,这里是不毛之地。"嘉峪关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吴生贵说,1958年9月15日,在酒钢集团公司一号高炉基础土方开挖的同时,雄关新城的建设也迈出了第一步。可以说,嘉峪关是随着酒钢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


  然而,到了1960年末,由于遭受3年自然灾害,酒钢被迫下马缓建。留下了已经建成的十几幢宿舍楼和百货大楼,和仅剩的1500多名留守职工,经受了挫折和困苦的考验,也为酒钢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1964年,国民经济经三年调整好转,酒钢被确定为西北三线建设的重点恢复建设,并更名为"三九公司".随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酒钢职工,纷纷从鞍山、抚顺、富拉尔基和新疆等地重新聚集在雄关脚下。他们顶烈日、冒严寒、战戈壁、抗风沙,他们住着"地窝子"、干打垒,睡着"马架房"……


  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我们见到了地窝子、马架房的复原模型,以及干打垒历史图片。我们不能想象,在那种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酒钢人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用忘我的精神,用青春和年华、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支动人的创业新曲。


  1970年酒钢出铁,1985年出钢,1988年开始生产轧材。千里河西走廊上,昔日的兵戎边塞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工厂。


  今年78岁的酒钢退休职工刘景双,1965年从辽宁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来支援酒钢,至今已在嘉峪关生活了48年的时间。可以说,他见证了嘉峪关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戈壁到绿洲的历史变迁。说起当年刚来嘉峪关时的情景,刘老依然感慨万千。"过了兰州以后,就感觉越来越凄凉,一路上很少见到一棵树,能看到的只有戈壁滩和远处的祁连山,感觉跟古时候的流放差不多……"据刘老回忆,当时的嘉峪关大概有3条路,最高的楼房也不超过3层。而且,那时的天气和现在不一样,一刮风沙子就往脸上扑,根本就睁不开眼,"但想到能够用自己的平生所学,开发一个新的矿山,又觉得很值……"


  说起如今的嘉峪关市和酒钢建厂之初的对比,刘老感叹道:"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今天的嘉峪关和那时候没法比,能在戈壁滩上建起这么一座美丽的城市,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嘉峪关市的城市框架,是酒钢建厂时,前苏联建筑专家设计的。"市内主干道都是按照双向八车道修建,当时因为马路设计太宽,占地面积太大,受到了中方专家的质疑!"吴生贵说,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才发现,前苏联专家的设计理念到底有多超前!


  傍晚时分,站在宽广的雄关广场上,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鹅卵石遍地的戈壁滩;漫步在宽敞笔直的街头,总疑心自己是在江南的某个城市休闲;凝视吐绿的柳芽和含苞孕蕾的花卉,心里反复出现的是那首遥远的吟颂:"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深邃而群星密布的天幕下,灯光灿烂的大楼告诉我们这不是海市蜃楼,而每一个灯光闪烁的窗户,都如市民含情的眸子,倾吐着对自己家园的爱恋:"依旧边关明月夜,更无人赋断肠诗。"


  在雄关广场,有一个名叫《雄关之光》的雕塑。这座雕塑总高39米,寓意"三九公司",系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雕塑下部宝石部分象征嘉峪关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城市发展的动力所在;立柱部分为雄关之门,在阳光及雪山的映衬下,光彩斑斓,预示着城市的未来充满光明;雕塑底座以"十"字型长城支撑,在中间城垛东西辅以魏晋墓《农耕图》和《出巡图》浮雕,象征"河西走廊"文明古道上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灿烂明天,更象征着在新的历史时期,雄关儿女共同努力,共创戈壁钢城的辉煌。

 

 

  湖光山色  戈壁明珠

 


  初到嘉峪关市,您一定会惊诧于她的美丽。美丽源于市容,惊诧源于戈壁滩上的那一抹绿色。


  了解嘉峪关的人都知道,嘉峪关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85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薄弱,是国家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属不适合人类居住地区。


  "在嘉峪关,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都难!"嘉峪关市建设局党办主任王俊韬说,在鹅卵石遍地的戈壁滩上植树,其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然而,走进嘉峪关,你会发现映入眼帘的是一汪汪波光粼粼的水面,大大小小十几座人工湖,像一颗颗珍珠一样镶嵌在戈壁滩上。据嘉峪关城市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嘉峪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3.83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8.9平方米。


  位于南市区的东湖景区,是嘉峪关人在改善城市环境后的杰作。王俊韬介绍,东湖景区总面积165万平方米,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气象预报、科普教育、改善生态、承办国内外体育赛事、调蓄用水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总库容315万立方米的3个人工湖,是


  嘉峪关市名副其实的"加湿器".


  进入东湖景区,首先看到的是高99米的西部明珠气象塔,这只由中国气象局和嘉峪关市政府共同打造的"海豚",是目前嘉峪关市的制高点。为了一览嘉峪关全貌,我们乘坐观光电梯来到了"海豚"的颈部。站在观光走廊上,嘉峪关全貌尽收眼底,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楼房、绿色的植被、蓝色的湖泊、远处的祁连……"这里根本不像我们想象中的荒凉,但它的美丽让我们始料未及。"身边的同事感叹道,关城带给这个城市的是历史的厚重,而东湖景区带来的则是戈壁滩上的清凉。


  此时,我不禁想起了悬挂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内的一幅字画:湖光山色,戈壁明珠。那是2009年11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同志在嘉峪关调研时,对嘉峪关最大的肯定。


  事实上,迎宾湖和东湖景区仅仅是嘉峪关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嘉峪关境内唯一的地表河流讨赖河,是嘉峪关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的又一处以水为媒的新景点。


  讨赖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从2010年7月开始,综合整治河道12公里,修建橡胶坝16座、跌水32级、中隔墙11.5公里,形成水面24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全市人均新增水面8平方米。通过清洪分治,蓄水造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将该段建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内涵丰富的一流水利风景区。


  夜晚,嘉峪关市区华灯初上,当我们来到讨赖河边时,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宽阔平静的水面上,摇摆起伏的音乐喷泉,在夜光楼镭射灯光的照射下,犹如一位风姿阔绰的大家闺秀,在讨赖河的中央迎风舞动……喷泉落停,水幕电影开演,河边纳凉观景的市民中,不时传来笑声和欢呼声……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嘉峪关市城区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20平方公里,发展到了2012年的11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从1985年的60平方公里,发展到了260平方公里;嘉峪关的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8.37万人,发展到了2012年的30万人。因此,嘉峪关市被誉为二战后发展最快的城市。


  "嘉峪关的天很蓝,空气也很清新,适合生活,适合养老。"酒钢退休职工刘景双说,退休后他去过很多城市旅游,走了很多地方,还是觉得嘉峪关最舒服。


  在嘉峪关,无论你是徘徊于雄关广场享受鸟语花香,还是漫步于东湖之畔感受清风律动,抑或是在讨赖河边观赏夜光楼的美丽夜景,无处不在的绿色总在不停地向你传达着嘉峪关人对绿色生活的美好期待。如果不提这是嘉峪关市,谁又能想到脚下的土地,原来是毫无生机的戈壁滩呢?


  我们离开嘉峪关时,车子正好经过东湖景区正门,夜晚的西部明珠气象塔,变幻着各种美丽的颜色,"海豚"宛若刚从碧海中跃出,羽羽如生,充满活力。而嘉峪关市,就像这只已经跃出水面的"海豚"一样,成为戈壁滩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矗立于雄关脚下,向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拓展!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无印象小镇:关城·钢城·水城
  • 嘉峪关:从边城浪子到达人新贵
  • 从戈壁滩上的嘉峪关镇到现代化都市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