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绣:身中七弹的一代名士

时间:2014-06-18 08:30来源:西部青年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朱绣

 

朱绣

 

  朱绣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名士,一生积极倡导创办实业,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曾不顾个人安危,赴藏谈判,促成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为维护民族团结、安定边陲作出了贡献,有“边事专家”之誉。


  生长在边地小商人家庭的朱绣,不依靠同教、同族、同乡、裙带及金钱关系,能于十年间青云直上,成为青海政界中重要人物,其才能天赋之高可以想见。他出使西藏之前,时人期望甚重,有人送诗云:“破碎山河不可收,何堪同室自为仇。凭君好借天湖水,一洗中原五族羞。”其行果不负众望。及至被刺杀,西宁群众编唱一首“花儿”道:“朱锦屏死在莲花台,周子扬作了个伴儿;国民军谣言不上来,孽障死西宁的汉儿。”可见其在青海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


  从私塾学童到商行学徒,是湖南人黎丹“慧眼”识人并举荐了他


  漫游大江南北、结交名流,大力兴办教育和实业,一心只想建设青海


  为安边稳疆,衔命入藏唇枪舌剑,启程返甘,达赖亲自设宴饯行


  天妒英才,河湟赤子遭马家军阀伏击饮恨辞世……


 

弃学从商幸遇“伯乐”  马麒幕府崭露头角

 


  朱绣,近代青海政治家、文化名士。字锦屏,青海湟源人,原籍西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湟源城的一个商人家庭,排行第三。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幼年时从湟源杨景升学习经文,杨氏以为朱绣可造。


  十八岁时,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读书求功名的路途不通,父亲朱义山便叫朱绣弃学从商,在山西人开设的乾泰永商店当学徒。当时恰值辛亥革命前夕,新思潮风起云涌,宣传新思想的报刊在京津等地纷纷出现,青海虽然地处偏僻,但往来于京津的商人却无意中把那些新思潮、新报刊偶尔带到这里。朱绣听后、读后,大为兴奋,遂先后托人从天津和上海订购了《益世报》、《申报》、《大公报》等着名报纸。他每收到新报时,便仔细阅读,并反复思考,认为这些新思想的确很有道理,同时也从中意识到了救国救民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义务。


  民国初年,他已有单独营业的资本,并能讲一口流利的商业藏语,经常带领语言不通的青海各族盐贩运者到丹噶尔(湟源县旧称)厅宫盐局办理有关手续,在那里结识一些盐局官员,对政界之事亦有所了解,于是产生了弃商从政的念头,但那时他还没有门径。


  1914年,湖南人黎丹来任西宁道尹。黎丹很注意网罗地方人才,介导文化教育。有一天,黎丹到乾泰永商店买东西,发现朱绣存有不少新式报刊,便与朱绣坐而交谈。黎丹这才知道朱绣学识广博,通晓古今大事,而且胸有大志,谈吐不凡,是难得的边地良才,不由大为惊赏。于是向宁海军镇守使马麒引荐,擢为道尹公府随员。这年,朱绣不满三十岁。入幕后,他很快结识了西宁文人名士如基香斋、李焕章、周希武诸人,使他进一步开阔了视野。


 

游历南北结识英才  润泽桑梓豪气干云

 


  1915年之后,朱绣为了进一步开阔眼界,增加见识,便以西宁道属参议会议员身份漫游大江南北,先后到过兰州、西安、洛阳、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结交了一批名流,如邵飘萍(《京报》主编)、张建(陇右诗人)、林竞(国民党人物,后任西宁道尹)、慕寿祺(陇右史学家)、薛笃弼(后任甘肃省长)等,并受到这些人的高度赞赏。邵飘萍说:“朱君锦屏,乃今世奇材异能之士,与余为刎颈之交。”后来邵氏在《京报》陆续发表了他的文章,并亲自着文推介。慕寿祺、张建等人给他写了一些评价很高的诗文。朱绣此行,不仅结识了一些精英人士,而且注重实际考察,搜罗新式书报,思想上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迪。1916年,他满怀改造建设青海的信心归来。


  回到西宁后,朱绣立即投身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的热潮中,先后担任了宁海蒙番师范学校、甘肃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等四所学校的校长。他还和周希武等人组织了西宁道属研究新学制联合会,革新学制,废除读经,修订各校课程。他亲自为学生上课,宣扬新思想、新知识,激励学生要胸有大志,热爱家乡,为建设新青海竭力奋斗。此外,他还提倡群众办学,亲自动员商户捐资,修学校,兴教育。在他和黎丹、周希武诸人的热情倡导下,兴学之风气一度在青海甚浓。


 

 

入藏谈判不辱使命,慨然着述安边稳疆

 


  自民国初以来,英帝国主义分裂我西藏之心不死,尤其在1913年6月举行的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英人提出分裂西藏的计划,并将青新川滇大片土地划入“外藏”,引起国内强烈的反对。为了劝说十三世达赖内向,北洋政府拟派代表入藏谈判。当时,马麒、黎丹认为朱绣素有开发经营边疆大志,而且见广舌利,所以向甘肃督军张广建保荐,任朱绣为入藏特使,以甘肃督军公府咨议李仲莲、青海红教喇嘛古浪仓活佛为副使,于1919年7月启行入藏。11月24日,朱绣一行到达西藏首府拉萨,并与十三世达赖、九世班禅会见。之后的五个月时间内,朱绣先后与达赖、班禅以及西藏上层各界人物广泛接触,晓以大义,陈以利害,几经努力,终于说服了达赖等人,他们表示愿意内向,不做有损于中华民族的事。1920年4月,朱绣一行启程返甘,达赖亲自设宴饯行,说:“余亲英非出本心,因钦差迫逼过甚,不得已而为之。此次贵代表等来藏,余甚感激,惟望大总统从速派全权代表,解决悬念,余誓倾心内向,同谋五族幸福。至西姆拉会议草案,亦可修改。”交朱绣带回汉藏合璧的正式公文一件,并向甘督张广建、宁海镇守使马麒赠送礼物,以表示友好团结。7月,朱绣回到兰州,将入藏情形、达赖文函以及他个人草拟的《经营西藏计划书》等交给张广建转呈中央。北洋政府以朱绣不辱使命传令嘉奖,并授以甘肃省烟酒督办之职以示重用。但朱绣以此职与其经营边疆之志不合为由而坚辞未就。


  当时因为适逢直皖战争之后,政潮未息,北洋政府无暇过多顾及西藏之事,所以朱绣之建议便置之高阁,没有下落。但是,朱绣的精神却被人们所敬仰,尤其是他在西藏期间,搜购了许多英藏材料,作了不少调查考订,准备有机会时再次入藏,彻底解决藏事。及至从西藏返回,见志不得伸,便慨然笔于书,编成了《西藏六十年大事记》一书,后来由邵飘萍主持刊印,陇上史学家慕少堂题词道:“杜牧罪言书,贾生痛哭声,王朴安边策,君皆与之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此书至今仍不失为研究近代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重要参考着作。同时,朱绣还写下了《西藏纪行》、《拉萨风闻录》等着作。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朱绣:身中七弹的一代名士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