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古堰通济堰横卧岷江之上

时间:2015-04-13 10:41来源:大西北网-四川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4月5日,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节盛大开启。其实,距离都江堰不远的新津,也有一座历史长达近两千年的古堰--通济堰,泽被着成都以南和眉嘉平原。从西汉修建至今,通济堰一度垂垂老矣,然而在经历过多次大修、改造后,至今仍在使用,成为都江堰之外,天府平原最古老的一座堤堰。

 

西汉古堰横卧岷江之上


    3月29日,春光明媚。站在新津县城东南修觉山下,南河与西河汇流处,一条红白相间的堤堰横卧浩荡岷江之上,这就是通济堰。由于10年前拦河堤坝才重新修建过,水泥堤坝显得宏伟现代。不过,通济堰新津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说,“其实古堰有近两千年历史了。”


    史料记载,通济堰历史上曾有六水门、蒲江大堰、远济堰等称谓。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曾记载“蒲江大堰灌郡下,六水门,有朱遵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江水注》也说武阳县“籍江为大堰,开六水门,用灌郡下”.新津自秦朝统一六国以来,便一直隶属于武阳县管辖。


    然而古堰究竟修自哪个朝代?《华阳国志》曾记载: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孙述自立为蜀王,称帝成都。武阳人朱遵,此时任犍为郡功曹,率领军队迎战公孙述军,战死于六水门,民间为纪念他的忠烈,便在六水门立朱遵祠。“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史称东汉纪元,此时已有六水门,由此可见通济堰在西汉时已存在。”

 

“有坝引水”古代罕见


    通济堰为何名叫“六水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考古学博士罗开玉告诉记者:“通济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门为其显着特征,即在渠首建有六个可上下开关的大的水门。它筑有坝堤,在坝堤上开水门,可据需要放水灌溉农田。这与当时西蜀普遍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相比,相当特殊。”


    这个明显的进步,缘自通济堰在东汉建安年间有史可据的第一次大修。而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当时的益州长史章仇兼琼重建通济堰,使灌区面积达到16万亩。然而通济堰在历史上长度最长的时代,是在南宋年间,当时堰堤“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余丈”,约合今860米。民国时期曾经测量过南河河口段拦河坝,全长800米,和宋代长度基本吻合。

 

“堰堤春涨”成新津一景


    这个“仿都江堰例,以竹篓垒石为堤”的水利工程,就连着名诗人陆游也曾写诗赞颂:“横堤百丈卧长虹”,“西山大竹织万笼”,“蜿蜿其长高隆隆,截如长城限羌戎”.


    由于河水在每年10月以后进入枯水期,次年3月,桃花水发,春水漫过堰堤,势如一条奔腾戏水的长龙。而堰堤以上的江面水平如镜,夹岸树绿山青,倒影如画,“堰堤春涨”成为新津十二景中的第一景。


    只是经过1900多年漫长岁月,岷江河床的升迁流变,通济堰引水日趋困难,且难以抵抗洪水侵袭,在1993年被水利部评定为四川省唯一一座“Ⅰ级”老损工程。2004年,通济堰渠首引水工程改造顺利动工,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古堰终于恢复了青春。据悉,如今的通济堰除了引水拦河坝,还有溢流坝、汇洪冲沙闸以及信息化自动监测控制等设备,不仅能保证灌溉用水,还有效解决了排沙、防洪等问题。


    作为孕育古蜀文明的岷江两大灌溉工程之一,通济堰功劳卓着,至今还在为成都以南的岷江沿岸百姓提供生活用水,也是眉山市中心城区及周边100多万人口生态环保用水的重要水源。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