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一次援藏:在海拔3650米的第一口呼吸
飞机广播:“女士们先生们,本架飞机大概在40分钟后着陆,拉萨的地面温度18摄氏度……”
从北京乘班机飞往拉萨途中景色。新华社记者董琳娜 摄
飞机来到拉萨上空。皑皑的雪山,广袤的大地就在脚下。我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动。早就听说高原反应很要命,也不知道我这小身板儿,能不能扛得住拉萨3650米的海拔。
3650米的海拔高度是什么概念呢?我查了一下,一般一层楼的高度大约有3米,3650米大约相当于1217层楼的高度。北京的海拔是43.5米,最高的楼中国尊,高度是528米,地上有108层。那么,3650米就相当于站在约七座中国尊的楼顶。
晚上7:30,飞机稳稳地降落在拉萨的贡嘎国际机场。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嗯,清新、凛冽,这就是西藏的味道吧!
拉萨天空中的朵朵白云。新华社记者董琳娜 摄
拉萨位于东六时区,北京位于东八时区。此时的拉萨,太阳依然很耀眼地挂在空中。头顶的蓝天碧蓝如洗,大朵的白云仿佛触手可及。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我感觉一下,头不晕,心不慌,脉搏稳定,神清气爽!这感觉好极了!这就是我想象中的远方。西藏,我来了!
分社的领导和同事们早已在机场外等候,见面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第二件事就是把抗高反的口服液递到了我手上,恭敬不如从命,我直接先干为敬了!摸摸脖子上的哈达,这是很高的礼遇啊,我感觉既神圣又很光荣。
司机师傅是个藏族小伙子,他身材高大壮实,面庞黝黑发亮。让我想到了《藏地密码》中的卓木强巴。另一位汉族同事,他已经在藏工作很多年了,脸也晒得黑黑红红的,皮肤糙糙的,俨然也是藏族同胞的模样了。
从机场到分社大概四十多分钟的路程,不知道是那两支抗高反的口服液起了作用,还是各种新鲜事儿让我精气神儿十足。总之,我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有。我心里还暗自庆幸,可能我就是传说中那种完全没有高原反应的人吧!
新华社西藏分社给每个工位都安装了供氧装置。同事们在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吸氧。新华社记者司源 摄
然而,我还是高兴得有点早了。晚上,高反来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左侧的脑袋一抽一抽地疼,胸口憋闷得像压了块大石头,就听见心脏咚咚……咚咚……咚咚剧烈地跳动,像要蹦出来一样。此时此刻,供氧机就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插着吸氧管一刻不敢松懈。
这个夜晚好漫长啊,想念北京暖暖的家。这时候家里人应该早已经进入梦乡了吧。我们家小宝没有妈妈在身边不知道习不习惯……感觉天蒙蒙亮了,才慢慢睡着了。
估计是吸了一晚上氧气的缘故,第二天早上头竟然不疼了。于是和同行的小伙伴们相约出去走走。事实证明我又再次高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刚出分社没几步,上了一座天桥,我就脑袋晕乎乎,脚下飘飘然了。我赶紧慢慢地往回走,生怕一个不小心,眼前一黑就栽倒在路上,回到宿舍就抓起救命稻草--供氧机不松手。
距离位于拉萨的新华社西藏分社不远的天桥。新华社记者孙阳 摄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太神奇了,二十分钟左右就舒服多了。一位在拉萨呆了好多年的同事他给我说,千万不能心急,有空就要吸氧,不要让自己的心脏太过劳累,才能更快地适应这里。让我特别欣喜的是,无论是在宿舍、办公室还是会议室、活动室,分社全都安装了弥散式供氧装置。
听同事说,现在拉萨很多企事业单位也都开始普及安装制氧设备。各大宾馆酒店安装制氧机也成为一种流行,有无制氧机已经成为游客是否选择这里的重要指标之一。后来,我到山南等地出差的时候,那些地方的宾馆房间也有供氧机,每天按时开放。
前不久,我在做直播的时候,巧遇一位来自山南的制氧机公司的负责人罗枫梅。她告诉我,“圣象天门的话,它做了200个集装箱的房,五星级的集装箱房,集装箱房里面也是全用的我们的弥散式氧气机。”
如今在高原上,供氧设备也得到越来越多当地人的认可,很多家庭也开始安装家用版。
作为热门旅游地,西藏一直是很多游客青睐的出行目的地。针对高原独特的环境条件,便携式的制氧装置应运而生,而且只有两瓶矿泉水的重量。
西藏的地标性建筑布达拉宫,是游客必来的打卡地之一。每到旅游旺季,一票难求。新华社记者董琳娜 摄
随着各类制氧机的广泛应用,这不仅提高了出游便利性,还为世界屋脊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创造了条件。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西藏累计接待游客15763.2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125.96亿元,是“十二五”同期的2.3倍和2.4倍。截至2020年,西藏农牧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就业达8.6万人(次)。
“世界屋脊”不再遥远。公路、铁路的桥梁和隧道穿越绵延山谷,货车川流不息、自驾游客络绎不绝,激活了“世界屋脊”的人气和经济活力,唤醒冰封的雪域高原。
到了西藏,起初还有一件事儿困扰着我,那就是藏族同事的名字很多我都记不住。如今入乡随俗,我也有了一个藏族名字。下期节目告诉你们我的新名字!
思金拉措湖位于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海拔4500米,湖边群山高耸、草甸丛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新华社记者司源 摄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