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十字架被放在入口右面的台阶上面。祭坛下的银圆盘就是当时的地方。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跪下来,亲吻或者抚摩这块祭坛下面的银圆盘。各各他教堂也在圣墓教堂里面,北侧的台阶下有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是为耶稣抹香油的地方。上面是9盏标有十字记号的乳白色的灯。背后还有一幅巨大的表达当时情景的马赛克画。非常多的朝圣者跪在这里,亲吻石板,感受最真切的主的气息,甚至在这里痛哭得不可自已。
TIPS:
开放时间:8:00~17:00,门票免费。
看点:耶稣去世及埋葬的地方。多个古老教堂的组合建筑群。
最早在公元336年建成。但经过多次的战争和大火破坏,现在我们见到的,都是在1808年重建的。它主要分为古罗马长方形教堂,殉教教堂和内有耶稣墓的复活教堂,还有地下的,怀念最初的建筑制造者海伦娜的圣海莱娜教堂。
在耶稣墓前面的礼拜堂中,有一个卵形的很大的石杯,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世界的中心”,也叫世界的肚脐。
哭墙,犹太人的圣地
有人说,耶路撒冷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世界的宗教,但却又是这种独有的气质,给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带来了无数的苦痛。
整座城墙高大约15米,长约52米,通体都是大块石料堆砌而成,由于经过了2000年的风雨,墙面上有很严重的风化痕迹,很多地方甚至长出了野草。墙的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要想走进广场,必须要先经过一道安检,而且要戴上一顶帽子才能靠近哭墙,门口的箱子里准备了很多的纸帽子供游客使用。
哭墙被分为3个部分,最左边是一座图书馆,里面堆满了犹太教的经文典籍,墙体部分则被分隔成了两部分,分别供男性和女性使用。而在墙的最右侧,则有一个小小的入口通向Dome of Rock,有警卫把守,用当地巴勒斯坦人的话说,走过那个门,就离开了以色列,走进了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又称西墙,亦有“叹息之壁”之称。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才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则是欧亚分界线。哭墙高约18米、长50米,中间屏风相隔,由于犹太人相信哭墙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来这里的人都一律要戴小帽,因为他们认为,让脑袋直接对着上帝是不敬的。而且女人祈祷完要倒退着离开哭墙,以示对上帝的敬重。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
清晨时分的哭墙前,总是站满了犹太教徒,在这里轻轻地抚摸着墙壁,默默地祈祷着,怀念着,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白天碧蓝的天空下,黄色的墙体,黑色的教徒,构成了一幅和平的画面。
此时此刻,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放下手中的武器,告别战争吧。站在出口处回望,夕阳西下,哭墙和远处的伊斯兰教的萨赫莱清真寺矗立在一起,被余晖敷上了一层暗红色,那样的安详,那样的让人叹息。
TIPS:
开放时间:24小时 门票免费
进入要通过安检。并要注意穿无袖衫和短裤不许进入。祷告的区域是男女分开的:男左女右。男士必须要戴帽子,如果游客没有,可以在过了安检后,在下斜坡的路中央,有免费的小纸帽子领取,但很容易被风吹走。
看点:哭墙其实是犹太教的圣殿,被古罗马的一个将军毁了后,仅残留的一堵墙。当时犹太人只允许每年有一次的机会来到这里祈祷。现在,当地的犹太人也大多每天在这里祈祷,缅怀被大屠杀的先辈,和追忆民族苦难。异乡回来的犹太人,更是在这里放声痛哭。墙的缝隙,也塞满了世界各地的人民的许愿。
萨赫莱清真寺
耶路撒冷城内共有38座清真寺,其中最著名、在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的清真寺有两座,一座是萨赫莱清真寺,另一座是阿克萨清真寺。
萨赫莱清真寺也叫“圆顶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区,是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在阿克萨清真寺以北300米处。穆斯林称为“萨赫莱”,意为“岩石”,故亦称“岩石清真寺”;犹太人和基督徒称为圣殿山;数百年来,欧洲游客称之为奥马尔清真寺。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