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娱乐至上,主流价值观何去何从

时间:2011-12-29 00:52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周静文 徐宁 点击: 载入中...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表示,目前娱乐至上的现状很可怕,导致主流文化力不从心,孩子们缺乏精神层面的东西,难往高处走。

  的确,娱乐正全方位地渗透、主宰着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可娱乐,一切都是娱乐,明星代替了劳模,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理论,娱乐覆盖了文化,“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不只是姜昆,许多有识之士都有一种担心:面对娱乐至上,主流价值观何去何从?如果一个民族陶醉于娱乐至上,它的未来会是怎样?

  娱乐至上的病毒式蔓延

  我们正身处一个泛娱乐化时代。上星期六下午,歌星林依晨逛南京水游城,追星族如潮水般涌入。激动地扔向偶像的鲜花,壮观的合唱与尖叫,高高举过头顶的相机,这一切都显示出娱乐至上的威力。一位从苏州赶来追星的潮人不无遗憾地表示:“20分钟太短了,只看到了偶像的背影。”

  追星已成为这些年轻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不知道林依晨以及更小更时尚的明星的名字,那么你OUT了。大众传媒的发达增添了明星的光芒,电视和电影屏幕奠定了明星的地位和影响力,泛娱乐化让演艺圈彻底娱乐化。我们看到,玄彬的入伍、许志安的复合、张柏芝的失窃、刘翔的浓妆照,都被一再曝光。《赵氏孤儿》公映之时,主演范冰冰王学圻的牵手门事件甚嚣尘上,喧哗之后,最终以范冰冰诉至法律的声明匆匆收场,但更多人看到的似乎不是侵权,而是炒作。娱乐至上,不仅让全民满足了“窥视欲”,更让商家挣得盆满钵满。

  打开电视,“快乐大本营”、“非常男女”等娱乐节目让人目不暇接。从风靡全球的美国偶像到中国的选秀节目,媒体追逐眼球,商家追逐利益,我们一夜之间踏上了全面娱乐化的跑道。

  通讯的进步使得网络成为泛娱乐化的主阵地之一。记者的朋友王冰最近不再玩网游了,改泡微博,连吃饭、上厕所都带着手机刷屏更新,这样的人群被称为“刷屏党”,他们在虚拟社区里消磨时间,娱己也娱人,以至于想静下心看看书都很困难。王冰直言:“我要戒网看书。”

  “中国网民目前有4.57亿人,总量居世界第一。中国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娱乐占主要地位,越来越显示出娱乐至上的取向。”南京大学新闻学院宋新贵教授认为,在互联网上,恶搞是这种娱乐精神的代表,从芙蓉姐姐、犀利哥到恶搞红色歌曲和经典,娱乐至上正挑战着我们的道德底线,加速我们滑向低俗化的边缘。“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对的却是《长征》组歌的口形,你说这算个啥?”他说。

  商业的影子在泛娱乐化的背后游荡。某女演员在某专业视频网上公开了自己与几位导演的性爱视频,短短几天内这家网站的点击率就飙升了上百倍。在浏览量激增之后,这家视频网站顺利地获得了风险投资,至于这位女演员,虽然牺牲了清白,却也赢得了眼球,在娱乐圈,眼球就是金钱。当一个人和社会失去了道德底线,娱乐至上便成了全民饕餮。


娱乐至上根在享乐至上

  泛娱乐化正在让今天的很多人丧失智商、理性,难有一颗平静安宁的心。记者有一位在美国工作的朋友,是一家IT企业的中层,回国休假,发觉当年的同学下班后忙于应酬交际,非常不解。他说,在美国,很多公司白领下班后即关闭手机,也很少上网,回家就把时间全部给家人,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常生活。

  “而现在我们很多人即使下班,还有无数的饭局在等着他,吃完饭还要去K歌,他们认为没有娱乐就交不成朋友,交不成朋友就办不成事情,把娱乐搞成了一件证明能力的大事。”南京新街口一家夜店老板笑着对记者说。

  当泛娱乐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娱乐并快乐着”成为年轻一代的座右铭。他们短信上互相传着“段子”,虽然不乏智慧,但真正能给人心灵营养的不多。会场上,人们用手机发微博、上QQ聊天亦屡见不鲜。在当当热销榜上,浅阅读成为时尚,甚至曾经一片净土的学术界,这几年来也不乏打着学术通俗化幌子,成为中国经典古为今用的“烹调大师”。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李明认为,娱乐至上自有其社会根源。他以相亲节目为例分析隐藏在泛娱乐化背后的东西。相亲节目是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到社会中存在着“宁愿在宝马中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价值取向,我们将此称为恶俗并怒骂之,说明公众总体上不认可这种价值观。“但是这类娱乐节目呈现出一种无奈的真相,比如对财富的最大追逐,对享乐至上的价值认同,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对人性善良的故意忽略,以及镜头之下的欺骗,我们人性的弱点暴露在屏幕上,这些弱点是我们老百姓人人讨伐却又无力改变的东西。这类娱乐你接受得越多,你的心灵就越会感到无所依托。”

  最近网上热传,台湾女记者张平宜放弃优越生活来到四川凉山等地的山村,用筹集的善款帮助山民建学校,从刷牙开始教育当地农民,使孩子有了像样的校舍,早上能吃上鸡蛋,喝上豆奶,中午能吃上肉。有人感慨:“这是对泛娱乐化最彻底的反击,是身体力行的善良,而我们很多人的善良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重拾价值标尺走上娱乐正路

  满世界乱飞的花哨娱乐,肤浅的欢歌笑语取代了深入的价值追问,化妆精妙的面具掩盖了严肃的事实真相,孩子处于这样的成长环境,令不少家长担忧。女儿在南师附中读书的王先生说:“我们自己生在极端正统年代,对泛娱乐化这种大众文化是有抵抗力的,但女儿这一代人接受的是快餐文化,宁愿看电视不愿看书,宁愿仰头追星不愿俯视普通人,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他们很难体会到责任、价值,什么都是浮光掠影,也导致了他们缺乏思考的能力。”他进而忧虑,“如果一个民族全都沉溺在肤浅娱乐中,那这个民族的未来会是怎样?”

  南航社会学副教授张杰分析说,娱乐至上的生活态度正在逐步消解着我们的价值取向。他认为,进入转型期的中国,人们旧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潮流的冲击正在逐步消解,同时整个社会旧有的价值体系也处于蜕变和瓦解的状态。面对由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公众追求轻松、简单、快乐的娱乐借以宣泄,已经成为普遍的精神需求。但改革开放30年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一再偷换娱乐的本意,冲击着人们的价值底线。在此基础上的娱乐受到经济发展的刺激,摇摆在金钱与文化的两端。

  “要想彻底纠正娱乐过分追求形而下的庸俗与浅薄,就应该让娱乐回归文化愉悦大众的本位,夯实心灵书写的文化质感,填补价值缺失的人文精神。”上海戏剧学院万传法博士认为,一个心灵纯净、安详、富足的国家,其文化程度必定发达。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从民族的文化经典中吸取养分,学会对欲望的节制、对灵魂的净化、对正义的诉求,我们应让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人文价值和精神理性回归,让内心真正变得强大,让心灵真正崛起,这样才能甩掉愚乐时代的泥巴,走上娱乐的正路。(周静文 徐宁)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多家网盘停盘整顿见成效
  • 只要低口碑有高票房 泛娱乐生产冲动就会一直存在
  • 娱乐节目也应有明确的现实指向
  • 格非:不要做碎片化空间的俘虏 娱乐至死很可怕
  • 女生节横幅要“潮”不要俗
  • 论文打假,学术才能归位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