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踏歌者唱的曲子可以反复吟唱,也可以联唱。唱时还可以用多段曲子与歌词联在一起咏唱。当一个人咏唱时,其他人可以在一起和着唱,这种唱法被称为"和声"或"泛声".
踏歌其实是一种载歌载舞、既歌又舞的表演形式,在唐代最流行。刘禹锡《杂曲歌辞·踏歌行》一诗,描写的便是当时诗人亲见的踏歌表演。汪伦的歌唱得如何好,李白并没有直说,但从"不及汪伦送我情"一语中,可知汪伦的情真意切。
王维是名诗人,与汪伦是不同风格的音乐人。史料记载,王维"善解音律",长于琵琶弹奏。其代表作是《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已成"送别诗"中的名篇,在当时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被改编成歌曲,易名《阳关曲》和《渭城曲》,诗句本身就包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在歌中反复叠唱,再加上婉转哀怨的曲调,回味无穷。由此,诞生了别具一格的音乐旋律《阳关三叠》,并迅速成为当时的流行音乐,被广为传唱。
很可惜,《阳关三叠》的曲调到宋代已失传。目前所能见到的《阳关三叠》是在琴歌中保存下来的,现代音乐家分析其已被明、清音乐家改编,失去了唐时的原汁原味。
■点评:不论是"踏歌",还是"阳关三叠",汪伦和王维这两位唐代"快男",都给后人留下了魅力无穷的音乐想象空间。如果汪伦PK王维,王维晋级的机会可能更大一些。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