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七夕节原是“乞巧”节,后融入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发展为今天的七夕节。每到过节时,古代女性会向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
俗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今人们都对西方星座如数家珍,实际上,中国人从很早开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传说就是典型例子。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博大精深,并不限于所谓的“星座运势”,而是从天人感应的思想出发,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知模式……
每个地方都有“守护星座”
斗、牛、女星宿对应吴越地区
现代人大概都喜欢谈论星座,几乎是跟谈论天气一样常见的聊天话题。在中国古代语境里,“星次”与“星宿”指的就是“星座”,也就是星星的组合(可能是一颗或多颗)。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称谓,就是古人根据许多颗星星构成的形状所做的星宿划分。与现代人专注于个人运势不同,古人观星看的不是自己的事业、生活、爱情运势,而是看国家兴亡、战争胜败、政治变迁等重大事件。
中国殷商时期就有了“十二星次”,即星纪、玄枵、豕韦、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类似于西方的黄道十二宫。这里面比较有趣的是“大火”星次,即心宿里的一颗名为心宿二的星。《诗经》里有个典故叫“七月流火”,说的就是这颗大火星。很多人可能望文生义,以为“七月流火”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天气炎热,实际上并非如此。它的意思是指夏历七月,大火星向西偏转,兆示着秋季来临,天气将转凉。
隋朝开皇初年,一位叫那连提耶舍的天竺僧人在翻译佛经时,将古巴比伦的十二星宫引入中国,《天乘大方等日藏经》中便详细记录了十二星宫及相应的守护神。佛经中的十二星宫学说很快又被中国本土的道教吸收,并跟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地支”与“十二星次”对应起来,在《道藏》中便有相应记载:“子名玄枵,又曰宝瓶;亥名娵訾,又曰双鱼;戌名降娄,又曰白羊;酉名大梁,又曰金牛;申名实沉,又曰阴阳;未名鹑首,又曰巨蟹;午名鹑火,又曰狮子;巳名鹑尾,又曰双女;辰名寿星,又曰天秤;卯名大火,又曰天蝎;寅名析木,又曰人马;丑名星纪,又曰磨蝎。”
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们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守护星座”,例如汉代的“燕地”,也就是今天北京一带,在天空中对应的就是尾、箕两个星宿。
分野学说起源于战国,它之所以将天界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大约在汉代,天文分野从一种实用的“占星学”变成了承载人们世界观的严密体系,在《淮南子·天文训》及《史记·天官书》中,二十八宿分别对应于东周十三国及汉武帝十二州地理,以后历朝历代在十三分野和二十八分野间变动,具体对应关系如右图表格所示:
十二星宿最初是对应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名称,后来发展为对应地区,比如斗、牛、女对应的就是吴越一带。中国古代星象文化基于古人对于天的神圣性、权威性的认可,而天的权威又借助“分野”观与人间产生了关系。
地支 方位 十二星次 二十八宿 十二分野
辰 东方 寿星 角、亢、氐 郑 兖州
卯 东方 大火 房、心 宋 豫州
寅 东方 析木 尾、箕 燕 幽州
丑 北方 星纪 斗、牛、女 吴 扬州
子 北方 玄枵 虚、危 齐 青州
亥 北方 豕韦 室、壁 卫 并州
戌 西方 降娄 奎、娄、胃 鲁 徐州
酉 西方 大梁 昂、毕 赵 冀州
申 西方 实沈 觜、参 魏 益州
未 南方 鹑首 井、鬼 秦 雍州
午 南方 鹑火 柳、星、张 周 三河
巳 南方 鹑尾 翼、轸 楚 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