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饭店中午打烊不营业
假如大伙想回到北宋吃顿大餐,千万不要赶在中午去,因为北宋好多饭店是不卖午餐的。《东京梦华录》第八卷有这么一句话:"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午未"就是从午时到未时,也就是上午11:00到下午2:00."望子"就是饭店门口挑着的旗子,把这杆旗子拽下来,表示饭店打烊,不再营业。
搁到今天,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这段时间刚好是吃午饭的时间,大小饭店生意兴隆,正是挣钱的好时机,为什么北宋的饭店却不卖午餐,到了生意最好的时候偏偏打烊呢?
原因很简单:北宋时期大多数老百姓没有在中午吃饭的习惯。
其实也不光北宋,就是到了民国时期,穷苦百姓还保留着一日两餐的老传统。冯玉祥在河南执政的时候,问本地农民一天吃几顿,"他们说两顿饭,是一顿干饭、一顿稀饭。"(《冯玉祥日记》)李劼人先生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天魔舞》,说在解放前,"成都一般人家是只吃两餐的,上午八点前后一餐,下午三点前后一餐,天明即起,打二更就睡,不吃午点,也不吃消夜。"
过去老百姓一日两餐,那皇帝呢?很奇怪,皇帝也是一日两餐。《宋会要辑稿·方域志》记载两宋帝王饮食习惯,一般在上午八九点钟让御厨做一顿饭,下午五六点钟再让御厨做一顿饭,每天只有这两顿正餐。清朝皇帝的规矩略有变化:早上六点半吃一顿,中午十二点半吃一顿,到了晚上,御厨原则上不给皇帝做饭(注意,只是"原则上")。
最离奇的是康熙皇帝,据他自己说:"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平常一天吃两顿,出兵打仗的时候只吃一顿,连他儿子十四阿哥都继承了这个习惯。然后他又对几个汉臣说:"尔汉人若能如此,则一日之食可足两日,奈何其不然也?"你们汉人要是能跟我们爷儿俩一样俭省,一天的钱就够两天花啦!
听了康熙的话,咱可千万别当真,因为他自己是做不到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他真正的饮食习惯是这样:早朝前吃一顿点心,早朝后吃一顿早饭,中午再吃一顿午饭,到了晚上,御厨确实不再给他做饭了,但他翻了某个嫔妃的牌子以后,那个嫔妃还要给他开一顿小灶。掰指头算算,等于一天要吃四顿饭。
再看宋朝的皇帝,他们每天只有两顿正餐,没错,可是在正餐之外,他们随时可以加餐,这叫"泛索",意思是想什么时候要吃的,就什么时候要吃的(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4之7、职官13之4)。
既然皇帝们实际上一天要吃好几顿,为什么偏偏要说每天只吃一两餐呢?没别的,向天下臣民昭示他们节俭,是一个秉承了艰苦朴素优良传统的好皇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