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梅花村:民国时期广东军政后院(2)

时间:2013-10-31 08:38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莫冠婷 点击: 载入中...

 

 

  梅花村27号:梅庐已消失 变身派出所

 


  提起"梅花村",人们都以为是因为陈济棠酷爱梅花,在公馆门前栽梅成列而得名。然而,近日,辛亥革命元老古应芬哲嗣古滂重游梅花村时,拿出一张老照片,讲述了另一版本的历史。


  "如今梅花村27号梅花村派出所就是先父古应芬宅邸所在的位置。"指着派出所的方向,古滂说道,"84年前这里是梅花村1号,梅庐就是照片上的房子。"为何称之为"梅庐"?古滂讲述道,梅花在1929年被定为中华民国"国花".同年,南京中山陵建成并购进大批梅花在陵园种植,当时古应芬负责管理陵园,中山陵方面把种不完的其中10株梅花赠给古应芬。后来,古应芬将这批梅花带回广州种植。


  其时,广州市长林云陔正打算推行松岗的模范住宅区建设。古滂拿出一封林云陔在1930年前后写给古应芬的书信,信中提到,"新住宅区已稍具规模",还设有派出所,驻有警察20名,治安良好。写信时林云陔搬入住宅区已有两个星期,林市长还亲自作担保向广州市立银行贷款15000元为古应芬建造宅邸。


  "梅庐"的设计者是陈荣枝,他正是爱群大厦的设计师。古滂提到,"梅庐"分前后两座,均为两层高,前座是居所,后座特辟为书库之用。古应芬在梅花村的宅邸建好后,就在后花园种植从南京运回来的梅花。后来,古宅也改名"梅庐".古滂回忆道:"当时梅花村只有我家种植梅花。"


  "先父58岁时因罹患牙疾,于1931年不幸英年早逝。我在1930年~1938年就住在梅庐,1938年日军进犯广州时搬离,我前往香港。"古滂说道,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武汉大学调任广州中山大学任校长的王星拱入住梅庐约3年光景,把梅庐作为校长宿舍。新中国成立后,房屋被中南局接收,"梅庐"在上世纪90年代遭拆毁。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民国时期如何办学?
  • 一夫一妻制下的民国“姨太太”现象
  • 民国时期的教育投入
  • 民国大批高官只租房不买房
  • 民国时期上大学要花多少钱?
  • 民国火车上的“男女大防”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