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增加了一些情感元素,注重讲述做美食的人和美食之间的故事,这样的改变引来观众的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舌尖2》的浓浓人情味与美食相得益彰,而批评者则认为它令人大失所望的地方在于忽略了“舌尖”二字,观众更期待的是食物而非故事。
《舌尖2》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喜欢故事的观众,侧重从片中体会人文气息和情感力量,而不喜欢它讲故事的观众,则是更注重舌尖体验的“美食爱好者”,这两个群体的观众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矛盾,只是观看所选择的点不同罢了。
《舌尖1》为什么好评如潮?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这么精美的美食画面,很多人除了流口水别无他想。其实《舌尖1》也是有故事的,那些上山下海采撷食材的人,那一双双布满皱纹做饭菜的手,背后怎么可能没故事?《舌尖2》注重讲故事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人与食物之间本身就充满故事。美食是人做出来的,美食寄托着爱……失去了情感的灌注,再好的美食片也不过是一道迟早要腐烂的食物而已。
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食神》中就传递过这样的观点:美食是用心做出来的,带着情感做出的食物,哪怕是一盘简单的蛋炒饭,吃起来也会滋味无穷。人在不同心情下做出的饭菜,都会有细微的不同,何况《舌尖2》呈现出的那些美食,有许多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那里面有很多可挖掘的故事。看美食,听故事,这才是一档美食纪录片应该拥有的格局。
许多有名的小吃,都伴随着一个传说,比如过桥米线,据说是一百多年前一位秀才之妻怜惜相公苦读而无意间制作出来的;比如烧灌肠,相传是程咬金与老娘艰难度日时,靠邻居施舍的大肠与猪血制作出来的;在老北京小吃中,驴打滚、馄饨侯、萨其马、焦圈等等,因为历史人物和文人墨客的喜爱,曾留下很多故事,比如苏东坡就为焦圈写过一首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只记住美食的味道而忘记美食的起源、轶闻,是一种遗憾。有上千年历史的美食能保留到现在,任何与它有关的信息,都成了它的味道的一部分。批评《舌尖2》讲故事是典型的“吃货”思维,是实用主义思维。味蕾能记住的美味是短暂的,而与美食有关的文化、情感却是隽永的、恒定的。
单从纪录片的观赏性来讲,《舌尖2》要掌握好美食与故事的比例,需要制作者对观众心理有准确的把握,带领观众在美食营造的气氛中穿行。美食可以感动人,故事也可以感动人,两者调配得当,方能让观众更加喜爱这档节目。
至于《舌尖2》涉及到一些危险采食的镜头,以及可能引发采购风潮导致生态灾难,这样的担心不无来由,但是前者属于客观记录,后者有点杞人忧天。这档节目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假如真对市场产生足够的影响,恐怕等不到资源枯竭,价格已经高得离谱,随之当地会有种植或养殖出现,供应餐桌。当然,作为观众,看着荧屏流口水可以,也别太把“吃尽人间美食”当成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