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陈景润(1933——1996,福州人)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6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着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的辉煌。
邋遢的学生
1950年至1953年,陈景润在厦门大学数学系学习期间,校长王亚南就知道陈景润是一个学习上埋头苦干、不修边幅的学生。
在同学们眼里,陈景润是一个和善的老实人,也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怪人,性格孤僻、不修边幅。他的生命里似乎只有书,只有那些字母、数字和公式。他的口袋里永远装着一支笔和几张纸,一有空就在上面写写画画。
在同学中流传着一个关于陈景润的笑话。一天,从教室回宿舍,突然间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纷纷四散奔跑,只有他浑然不觉,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直到雨水将衣服淋得透湿,他才惊觉异常,于是大惊失色、嘴里哇哇叫着奔跑起来。他生活没有规律且邋里邋遢,衣服似乎只有一种黑色,黑色的布帽子,黑色的中山装,光着脚,穿一双黑色的胶鞋,总是很脏了,才脱下来在水盆里泡一泡。他似乎从不刷牙、也少见他洗脸。
失业摆书摊
陈景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当教师(1953——1954),因口齿不清,被学校拒绝安排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辞退),工作和生活一度都陷入困境。
陈景润被北京四中辞退了,失业在家,经常生病,十分苦闷。1954年的冬天,是陈景润一生中最凄冷的一个冬天。父亲陈元俊整天愁眉苦脸,他没想到辛辛苦苦送儿子念了大学,儿子却连工作都找不到,没有经济收入,身体又多病,他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家里一天到晚弥漫着呛人的中药味,在家人的照顾下,陈景润的病情终于渐渐得到了控制。
陈景润想出去找份工作,教书他显然不行,做体力活,他更不行。苦闷中,他几乎每天都去书店看书,从这家书店换到那家书店。渐渐地,离家近的几家书店的营业员几乎都认识了这个只看书不买书的顾客。这样的顾客当然不受欢迎,终于有一天,他被撵了出来。
后来,陈景润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可以摆个租书摊,这个活不累,还能一边守摊点一边看书。一天,他将这个想法跟父亲讲了。父亲给他凑了一些钱,大哥陈景桐又给他送来了一些书。小书摊终于在马路边摆开了。每天早晨,陈景润推着装满了书的小推车离开家,小推车 “吱吱”叫着穿过小巷,停在热闹的街边,他摆开摊子放上书,将写有“租书”的牌子摆放好后,就坐下来看随身带来的数学书。
生意很清淡。前来租书看的大多数是孩子,他们花2分钱就能租一本小人书看。陈景润收下钱,递上书,又低头看他的数学书。直到街上的路灯都亮了,他才收摊回家。这样一天下来能有几角钱收入,陈景润勉强能维持自己的生活。
回母校工作
1955年春天,福建省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当时在省商业厅工作的陈景桐被抽去搞会务。会议报到的这天,来了一位温文儒雅的学者,他在报到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王亚南。
站在一边的陈景桐心里一喜,王校长的名字如雷贯耳,没想到今天偶尔得见。他上前自我介绍是陈景润的哥哥,说了弟弟的困境。王亚南得知陈景润失业后说:“陈景润数学基础很好,钻研能力也很强,就是表达能力差一点。我会想办法帮帮他的。 ”他找到厦门大学党委书记陆维持,商量让陈景润到厦大做资料员,不能让他摆书摊了,这样浪费人才。
王亚南和陆维持决定将陈景润调回厦门大学,并为此开始四处奔波。在那个一次分配定终身,不允许人才流动的年代里,要调进一个人并不那么容易。当王亚南他们为陈景润四处奔走的时候,陈景润仍然每天守着书摊。他做梦都不敢想厦大会收下他这个被单位除名的人。
1955年2月,经王亚南推荐,陈景润终于回厦大数学系任助教。陈景润到厦大后,被分配在图书馆,管理数学系图书资料阅览室。王亚南又向图书馆领导做了交代,要让陈景润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数学。
从此,陈景润就像一个进了教堂的虔诚的修士,一头扎在阅览室里,一切与数学无关的杂念都被排除到了脑后。陈景润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做了研究。
1956年,陈景润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翌年9月,由于华罗庚的重视,陈景润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发表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在陈景润落魄的那段日子,可以说是他的恩师王亚南给了他再造的机会和信心。
据《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