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谈写《皮囊》:像把“手术刀”划向自己

时间:2015-03-19 08:01来源:大西北网-江南时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1982年初夏,一位来自泉州晋江的母亲到厦门生下她的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从医院出来,丈夫抱着儿子,她一个人拖着刚生育完的虚弱身体,没钱的两个人一声不吭地一步步往公路挪,不知道怎么回到小镇上的家。


    32年后的冬天,男孩在厦大温柔讲述,“这是一个需要回家的国家,无论是地理上的土地还是内心家园”.


    男孩叫蔡崇达,李敬泽口中“历尽沧桑的少年”;白岩松眼里“像劫匪一般的文青”;天王刘德华更视其以及他的新书《皮囊》为“生命中的一盏明灯”.


    据说,蔡刘的深交始于两年前,当时刘德华想要一位很会写东西的人和他一起“磨个项目”,于是有人想到了蔡崇达,一开始蔡是不愿意的,“我为什么要替一个明星写东西,我感兴趣的是影响社会的特稿”.经过介绍人几经撮合,后来,他们在香港有了一次长达12小时的互相面试,“不仅他看我,我也得看他值不值得”.再后来,他们成了彼此可以掏心肺深谈的人。


    《皮囊》中,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


    蔡崇达说,30岁生日那天,他恰好在伦敦,在大英博物馆参观名叫“Living And Dying”的展览:长长的展台,铺满了各种药丸和医疗器械,每一列都隶属于最下面标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这里陈列着已逝去的人们自认为生命最美好、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们最后时刻的面容。


    看着这一张张面孔,蔡崇达突然想起已经离世的父亲。他发现自己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显然,我没能‘看见’我的父亲,也已经来不及这样去看父亲了,他已从我的生活中退场。”蔡崇达说,他担心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错过更多的人。


    从伦敦回来一个月后,他试图以仅有的记忆建构一篇文章,尽可能地去寻找父亲,抵达父亲,看见父亲--这便是收录在书中的《残疾》。“也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生发出一种紧迫感: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蔡崇达觉得,这是理解自己的最好方式,因为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蔡崇达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现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编,2013年创办自己的男装品牌。蔡崇达坦言今年将会辞去《中国新闻周刊》主编的职务,只担任顾问,从而做进一步的规划,“在做媒体的这11年,我写了二百六七十万字的报道,这让我明白,媒体写作另外有复杂宽广的空间,也让我自以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笔力,可以面对自我,面对我在乎的一切人。然而当我真正动笔时,才发觉,这无疑像一个医生,最终把手术刀划向自己。写别人时,可以模拟对象的痛感,但最终不用承担。而在写这本书时,每一笔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过我敲打的每一个字句,直接、完整地传达到我的内心。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或许这才是写作真正的感觉。也才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的第一本书都是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部分写起: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有足够的尊敬和理解。”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李敬泽:把“文艺青年”作为嘲讽的对象是文化的退化
  • 蔡崇达:如今正是文化人最好的时代
  • 蔡崇达推《皮囊》:文学是人内心纹路的一个学问
  • 李敬泽盼村上春树获诺奖:他是这个时代的卡夫卡
  • 李敬泽:没有改革开放30年 就不会有莫言获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