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气壮山河的《黄河大合唱》使冼星海名垂乐史,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跻身著名的“延安四怪”.其他“三怪”是长发披肩与众不同的演员塞克、狂放不羁独来独往的作家萧军、暴躁激烈易于犯上的翻译家王实味。
作为音乐家的冼星海拙于言辞,外表近乎木讷,内心却激情似火。1938年11月他到达延安后,入住窑洞倒还没什么,吃小米却“没有味道,粗糙,还杂着壳,我吃一碗就吃不下了。以后吃了很久才吃惯”.毕竟他留法六年,洋学生出身,过如此简单粗糙的生活,一时难以适应。
起初,冼星海的思维定势与生活习惯,亦与周边环境不时发生冲突,尤其对开会不甚习惯,认为是白耽误时间,影响写作。当时延安没有一架钢琴,只有“轻武器”--小提琴、手风琴及一些中式乐器。有时他因无处发泄,竟将隔壁人家飞来的小鸡打得满屋乱飞,还负气地对人说:“保证我吃鸡,否则一行旋律也写不出。”
但冼星海很快被“改造”过来,不仅吃出了小米的香,还慢慢习惯了开会、听报告,而且还爱上了政治学习。他写信给田汉说:“已彻底摈弃了‘为艺术而艺术'.”
1940年3月21日,他给一位友人写了长信,据此可知,冼星海当时受到优待,每月津贴15元,其他艺术教员一律12元,助教6元。当时延安生活艰难,1938年的津贴标准为:士兵(班长)1元、连长3元、团长以上一律5元,毛泽东、朱德也是5元,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4元。唯有着名文化人、大学者5-10元。相比之下,冼星海的优待级别已经是最高规格了。
艺术创造需要以燃烧热情为基础,而热情燃烧确实离不开充沛体力。因此,“冼星海吃鸡”并非小资产阶级情调发作,而是“工作需要”.只是当年延安物质条件太差,“吃鸡”的要求方成一怪。
为了创作好《黄河大合唱》,冼星海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向词作者光未然详尽了解抢渡黄河的情形以及船工号子,然后开始默默酝酿。1939年3月26日至31日,6天6夜,冼星海不间断地创作,才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一共八首,包括合唱、齐唱、独唱、对唱、轮唱。
创作前,因延安吃鸡不易,他退而求其次,要求吃糖。他原来喜爱甜食,要求光未然为“作曲”买两斤白糖。一切齐备,冼星海盘腿炕前,开始创作。他一边抓撮白糖入嘴,一边从超长烟杆吐出腾腾烟雾,妻子钱韵玲在旁为他熬煮“土咖啡”.这首激昂亢奋又婉转抒情的时代乐章,就这样在延安的窑洞里诞生了。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由抗战演剧三队和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乐队在陕北公学礼堂举行首演,演出非常成功,轰动延安。5月11日,毛泽东听了《黄河大合唱》,连声称好,并特意邀见冼星海。毛泽东从鲁艺副院长赵毅敏那里获知冼星海在创作中用坏不少蘸水笔,特赠他一支派克钢笔与一瓶派克墨水。李富春设法解决了冼星海的吃糖问题;留守兵团司令萧劲光则专门拨出一孔窑洞给冼星海,配备一名通信员照顾冼星海的生活,并送来一筐蜡烛以供他夜间创作。
不久,冼星海被任命为鲁艺音乐系主任,《黄河大合唱》一直作为延安各种演出和晚会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