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胡尔从傲斯尔喇嘛的口袋里拿出一件件法器,铜碗、酥油灯、经卷、罄儿,递给主祭;杨同把一个宽大的丝绸被面铺在地上,把杂粮、酥油、柏枝等揉搓在一起待用。三个人不停地忙碌着。一会儿,铺了蓝绸的小桌子上整齐排列着3个精巧的铜制酥油灯,装满酥油,插上了灯捻;3个铜碗,盛满牛奶;4个铜碗,里面是青稞面和酥油搓出的宝塔,上面涂了酥油,旁边是一个空碗,一串珠宝念珠。呼啸声中,一个马队,从太阳升起的方向踏过榆林河桥,快速驰骋到山脚下。马上,是一个个穿着民族盛装的蒙古族牧民,衣着鲜亮,精神抖擞。扶鞍下马,他们正一正头上的礼帽或毡帽,摆开宽大的蒙古袍子,踏着马靴上山,手里提着各家带来的祭品,有酥油、柏枝、五谷杂粮、白酒、牛奶、各色饮料,还有哈达和绸缎。
这里祭敖包的时候,来的都是蒙古族男性(一般不允许女性参加)。他们打开口袋,把带来的杂粮和酥油等祭品交给杨同,或帮助他把祭品与柏枝等混合在一起。其中几个人用带来的山羊毛、骆驼毛、马鬃拧成毛绳,其他人忙着把绸缎、哈达缠挂在敖包上。山脚下,几十匹马安静地徘徊着,整个现场,宗教的气氛越发浓重起来。
祭祀正式开始,傲斯尔喇嘛从手袋里取出经卷——约8厘米宽,已褪色的黄裱纸上,印着竖版的蒙古语经文。随着清脆的罄声,念经声平平仄仄地在耳边响起,酷似西藏寺庙里的调子。随即,前来的蒙古族牧民排着队伍,开始顺着山脊向前,照习俗是要顺着由毛绳连起来的木棒标识的山路走三圈的。他们纷纷拿出带来的哈达或绸缎,努力地高挂在自家的敖包(一根根木棒上,有的是一段经文,印在红、黄、白、绿、蓝五色的纸张或薄绢上,用来寓意祈求上天保佑自家草场丰美羊肥马壮家庭和顺;有的是彩色的绸缎或雪白的哈达)。
挂好了哈达和经文,牧民们从提着的袋子里一把把抓出五彩的小纸片(印着蒙文的佛经或烈马的图案),一边把纸片撒向天际,一边异口同声地高喊着“呼热、呼热”。这个仪式,类似于汉族的驱邪治病,寓意着祈求上天保佑一家风调雨顺,或帮助被疾病困扰的家人恢复健康。
绕山三圈回来,祭祀达到高潮。牧民排起队伍,每个人抓一把杨同掺好的“桑”(祭品),放在敖包前燃着的火堆里;接着拿出自家的德吉(家里的头道茶)、最好的奶子以及羊羔的耳尖,撒到敖包四周的石堆上,祈求五畜兴旺。然后大家一圈圈围着石堆叩首,再绕着敖包转三圈,正式的祭祀便算结束了。
下山的时候,回头看,只见牧民们在傲斯尔老人的四周跪了一圈,专心致志地在听老人诵经,有人拿出手机,试图把老人的诵经声录下来。敖包的旁边,一个白发的老人,一会儿跪下,一会儿站起,头抵在敖包的石头上,默默地喃喃私语,是在祈求,还是在诵经?再跪下,再站起……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