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县境内有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回、满、东乡等16个民族,其中汉族、哈萨克族人数最多。在这块土地上,不同民族的人们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地域文化。而独特文化的保存和发扬,离不开当地那些执着的文化人。
牛炜:抢救巴里坤方言的老人
当记者得知自己要采访的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时,心里很是感慨,也怀着一分担心。这位老人是记者迄今采访过的人物中最年长的,交流会顺利吗?
敲门进入牛炜老人的家,他老伴刘淑兰开的门,银白色的头发,直直的腰板,已经80多岁的刘淑兰热情地把我们引进门。
牛老瘦弱的身躯陷在沙发里,见记者进门,老人家慢慢起身,弓着腰与我们打招呼。除了耳朵听不太清楚,牛老的身体没有别的问题。
老两口带着一模一样的运动电子情侣表,家里摆放的君子兰、蟹爪兰与白色为主的装修风格相当协调。老两口在儿子一手装修的房子里安度晚年,女儿就住在楼对面。
牛炜老先生在巴里坤德高望重,他所经历的磨难以及为巴里坤文化所做的贡献,使得他的一生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老人对记者说:"人在世上不能白活,白活一生没有任何意义,人在世上必须做点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
牛老的生日很好记,年份和月份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辰日一样,如他所言:"巧得很。"
牛老自称是宋代抗金英雄牛皋的后代,退休前是巴里坤县一中历史老师。祖辈从老家河南来到巴里坤,至今已经繁衍数十代。
牛老说自己一生历经坎坷:1940年毕业于新疆迪化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训育员。1942年被盛世才投入监狱,1945年获释返乡,自谋生计。1950年任巴里坤一校教导主任,1957年被错划右派下放到花园乡劳动。1979年返回巴里坤一校任教至1981年退休。
牛炜工作期间曾参与过《哈密教育志》《巴里坤教育志》《巴里坤民间文学集成》等书的编写。编书过程中,老人发现巴里坤特色方言收集和研究基本属于空白,他还通过新闻媒体获知国家有关方面正着手构建方言库,上海市有关部门也已经把上海方言列入小学课程。情境逼人,老人寝食难安。
1995年,年近八旬的牛老开始收集、整理巴里坤方言。子女们对他的工作很支持,尤其女儿牛彩芹,退休后就留在父亲身旁,心无旁骛帮助父亲完成巴里坤方言整理、打印、修订等各项工作。
尽管在巴里坤土生土长,牛老为收集当地方言还是花了大量时间。平时在家,老伴和孩子们说的巴里坤方言他记到本子上;出门在外,偶然听到的只言片语他也不放过。因为不懂电脑,老人记录巴里坤方言的笔记本存了几箱子。
经过无数次修改,牛炜老人呕心沥血完成的30万字《巴里坤汉语方言俗语》于2011年付梓出版,内容涵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动植物、农商等等。
牛炜老人还计划把自己在巴里坤的所见所闻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风雨历程九十年》。
乡村学者许学诚
年近古稀的许学诚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乃至哈密地区文化圈大名鼎鼎。不论春夏秋冬,当过农民的他都笔耕不辍。写累了,他就吹笛子或者拉二胡、弹三弦……演奏这三样民族乐器,他都具备准专业水平。
许学诚的父亲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当过巴里坤县大河乡乡长。受此影响,许学诚初中毕业后只能回乡劳动。他说自己那些年农活干得很漂亮,犁地、割麦、打草样样行。
农村8年,许学诚如饥似渴地读书。农舍没有电,只能点自制的煤油灯:找一只空铁盒子,里面倒满煤油,再把棉线捻成灯芯,一只煤油灯就加工出来了。
在他的住处还有一只书箱,里面装满了各类书籍。许学诚走到哪里,就把书箱带到哪里。读书多了,感悟也就有了。在农村期间,许学诚开始写散文和小说,从此踏上了艰苦而又快乐的写作之路。
1971年,巴里坤县中学招募老师,许学诚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为该校初中部文史老师。教师生涯持续十几年。在此期间,许学诚有十多篇短篇小说先后在《新疆文学》等文学杂志刊载,另有5部中篇小说在《人民文学》《西部》等期刊上发表。
文学创作以外,许学诚还致力于巴里坤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他告诉记者:"巴里坤汉族农耕文化在新疆十分典型,当这种文化存在的时候,你可能意识不到它的价值;当它远去即将消失的时候,你才能发现这个东西的宝贵。我们就是在它没有彻底消失的时候,揪住它的尾巴做抢救工作。"
离开学校以后,许学诚调到巴里坤县文化馆,专心从事他所喜爱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工作。如鱼得水的许学诚一方面继续他的文学创作,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民间文学集成。他一手收集的巴里坤故事、谚语、歌谣后来都陆续结集出版。
数年前许学诚与另一位作者共同着述的《爬梳镇西》(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应该被视为这位乡土学者事业的一个高峰。该书连获新疆社科优秀奖和天山文艺奖。从此许学诚一发而不可收,《人文镇西》《双城镇西》《丝路镇西》《风情镇西》《俚语镇西》《歌谣镇西》等8部"镇西系列"丛书喷涌而出,总字数达300万字。
牛顺清:勤奋的馆长
2012年1月,腊八节刚过,巴里坤县文化馆就开始筹备新疆曲子培训班。
巴里坤县文化馆长牛顺清告诉我们,为了让本县各族孩子在周末和寒暑假学点艺术知识,前几年他们开设了美术班、声乐班、舞蹈班和书法班。2011年元月起,这些培训班不再收取任何费用,结果报名人数迅速增加,甚至有家长要求开设成人班。
巴里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是牛顺清管辖的部门。2007年以来,该中心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牛顺清说巴里坤有很多文化习俗在别的地方已经失传了。比如打春牛:
用芨芨草扎一头真牛大小的草牛,"牛"身上一层层糊上泥巴。清明节把草牛抬出去,绕县城巡游一圈,然后用鞭子把"牛"打烂。每家每户拿一块泥巴回家,象征六畜兴旺。
再就是打埖:在长条木板一头挖个窝窝子,垫点锯末在里面,然后将熔化的铁水倒入窝窝。锯末被点着的同时,用力敲击木板另一端,燃烧的锯末连同滚烫的铁水被抛至20多米高空,然后纷纷溅落,场面很是壮观。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