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布依族诗人牧之的诗(2)

时间:2011-12-28 19:33来源:新华副刊 作者:戎平 点击: 载入中...

 

    踩着民谣的鼓点

 

    将布谷鸟的歌声

 

    还给森林
 

 

 

    可以说:云贵高原是诗人心中永不消逝的爱的情结。无论牧之因生活就业走到何方,从布依山寨到乡镇、县城,还是到遥远的新疆,再回到家乡的的州府所在的中等城市,那可爱的云贵高原、民俗、方言和情歌,像石刻一样留在诗人的脑海中。他闭上眼睛,仿佛听到高原上原始的情歌在他耳边唱响。高原上山民、布依族老人、妇女和小孩生活在那一片高原的土地上,一代代生生不息。劳动之余,布依族民间歌手创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歌声“高原情歌”,表达对生活、人生和爱情的敬畏与虔诚。雪来时,白雪覆盖在褐黄色的高原、川河边,雪溶了,高原开始染上点点绿色,劳动者在地里凿出春天的高原的情歌,赶牛下地耕田、插秧,青年男子就着铜号唱响求爱的情歌,踏着峰林丛生的高原,把生命的日子唱出一片阳光,一片欢乐,一片笑语。“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鲁迅语)。其实,牧之是用他的现代抒情诗,为留在布依山寨种地的亲人唱一首赞美诗,他们是少数民族农民,是普通的男人女人,也是朴实的劳动者。他们长年累月劳动、耕耘,代代相传,才把高原的魂擎举在人间。《坐听高原的情歌》写道:

 

    一支低沉的铜号

 

    于高原深处爆响

 

    支撑风雪之夜坠落的星辰

 

    收割喝酒的男人

 

    跟着女人动感鲜明的情歌

 

    与飞雪亲近

 

    把高原的日子唱得

 

    淋漓悲壮红红火火

 

    《峡谷行吟》、《面对高原》、《用微笑看着高原》三首诗,表达诗人与故乡息息相连的诗心,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牧之走出养育过他的布依族小山寨、村庄,他走进城市定居,但是诗人的“艺术的魂”永远地留地云贵高原的褐色土地上。高原印在诗人的脑里,随着电脑键盘的滴答声,变成一行行现代派的“高原诗”。高原的风,峡谷,树冠,飞鸟,流云,崖壁,远处大山的涛声,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静静地融入峡谷/流云在崖顶浮动自然的姿态/峡谷的花朵们正开得无忧无虑/飞越峡谷的鸟儿/都以乡土的姿势/作最快乐的摇曳”(《峡谷行吟》)。因为,这种高原景色的美,是天然的,非人工的,也是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的本色之美。诗人牧之眼里,时间在古老的高原额上刻上沧桑,山村冉冉的炊烟与乡野庙寺中高僧,形成静态的画面,阳光、田垄和弯镰,嗅出秋天的声音,孩子的童谣,漂泊的旅人,黑土、种子和田垄,心和绵绵不绝的高原无法割离,因为高原里有诗生命的影子。“一些美丽的女孩围住田垄/把桔枝插进泥土/坐在夕阳之下/默默地看一群温柔的山羊/在高原深处啃不绝的青草和阳光” (《面对高原》)。他用画面式的语言诠释,高原是布依族人永远的家园,它有大山石头一样的朴素,但这种装饰的本色,是人间美的极致。我们在高原收割庄稼,高原是一本深奥的辞典,等待我们剖开它的秘密;高原之巅篝火象征祖先们窥觎我们的生命,高原河把我们推入大海、远方。今天,青年布依族人按照祖先的遗言,已走出大山,领略高原之空偌大。布依族人进步向前,和国家、社会的进步息息相连,高原的芳泽养育一代代布依族儿女。“寺钟在高原深入敲响/我们已经意识到/高原的春夏秋冬/不再有任何遗憾”(《用微笑看着高原》)。无疑,牧之对家乡、高原和布衣族山寨的爱,已成为诗人的永远的精神伊甸园,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源泉。高原,是他心中一本厚厚的“辞书”,或一片宽广无比的湖水,翻开都有一行行美丽的诗与画。《我的高原》写道:

 

    一只小小的鸟飞出高原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 感恩教育总靠洗脚?评论:教育方式或黔驴技穷
  • 别为“读书无用论”添注脚
  • 论文打假,学术才能归位
  • 论文抄袭 本该早被拦截
  • "伪满繁荣论"被指歪曲历史:不是繁荣 而是烙遍伤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