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类感到了恐慌
时有的狗叫声
与雪跟随而来
惊醒了高原断章的梦
我心的世界开始下雪
高原的狗吠
浮成厚重的月色
我的双脚和我的诗呓
远离一度生活的高原
心却难以平静的湖面
令人感动的是,诗人牧之书写云贵高原诗,除了对家乡、高原发自内心的真爱,还有一种现代人的科学元素,就是对大自然、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即诗人心中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振与共鸣。这样,诗人就把自己定位在时代进步的主潮流中,与改革、向前和科学发展的社会同步。我从内心喜爱牧之用诗歌倡导“保护森林”的科学理念,云贵高原是中国第二水源发祥地,森林素称“地球之肺”,还能储蓄水源。这是诗人一个可贵的文学高度,看到很远的地方,他眼里,保护好云贵高原上的森林,就是保护布依族人,保护中国人的福祉,我们有清洁的水源,有新鲜干净的空气,有高原以外肥沃的平原土地,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诗人呼唤,“我们已经离不开森林了/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放眼世界/海水滚过的地平线/永远地无边无际/我们不管向上仰天/或向下俯地/森林里的树们仍在不知不觉中/萌出绿芽”(《我们与森林》)。诗里,除了诗的意象,审美符号,诗人还用诗歌的浪漫主义的情结,把绿色的森林生态,和铁锄、禾苗、少女等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诗有了二元审美层面,一、诗意的语感张力;二、现代人的科学理念。这种诗的审美符号,与人类的进步的生态科学结合,让诗的美学在艺术画面中向上向正面的方向升华:
捡拾森林之果的少女
从锄禾的当午走来
把叶片的氧气都散发给我们
让我们在我们离不开的森林里
极其深刻地完善和建树自己
诗人的良苦用心,让每一个读诗的人,懂得保护森林和绿色生态,与自然界、国家和地球村联系起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的重要性。诗中“少女““叶片”“氧气”,成为永久的艺术符号,属于美的象征。可以说,我记住了布依族诗人牧之的名字和他的现代抒情诗集《心灵的河流》(作家出版社版)《依然如故》(福建海风出版社版)。如果,我对牧之有什么话要说,只有一句话,你写吧,做一个终身的文学的追求者。
读牧之诗时,我看到湖南小说家莫美到黔西南布依族山村采风带回来的像片,一幅是高原上的水稻田,就是“水梯田”,像一块块宝石;一幅是一对布依族夫妻在水田里人力拉犁耕地,展示布依族人的“勤劳与伟大”。摄影是无字的诗。
我感到了牧之诗的朴质无华的美。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