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石碑,见证最老学校175年办学往事
讲述人:王万相 中学教师 永登红城镇进化村人
好消息总是姗姗来迟。名不见经传的永登红城镇进化学校,竟然是在不经意间成为我省原地建校时间最早、连续办学时间最长的学校。这个令进化村民们意想不到的消息,是来自对一块出土石碑碑文的解读和考证。
2003年夏天,进化村乡亲们硬化村内的道路,当工程队伍施工到村口进化学校门前的台阶下时,挖土方的村民忽然发现土里有异常情况。当人们慢慢挖去土后,一块长145厘米的石碑赫然出现。随即,乡亲们就把进化学校的几位老师及王万相等人叫出来看看究竟。这一看不要紧,老师们发现这块石碑的内容和兴办义学相关。于是,乡亲们就七手八脚把石碑抬到学校。这是一块什么碑呢?2009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永登红城镇进化村,探寻隐藏在这块石碑背后的故事。
进化村距离红城镇5公里。我们去之前,王万相在电话中多次强调,公路边上有一个大石头,写着“进化”二字。又强调过苦水后,一定要给他打电话,以防我们走过。果然,当我们发现大石头时,已经超出100多米,幸好路边的王万相看见了我们。在王万相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一个铁路桥洞,沿着庄浪河而上,过一座水泥桥,抵达了进化学校。
一进进化学校,王万相说,进化学校始建于1835年,至今已有175年的历史了。进化学校为何会有如此久远的历史呢?那块义学石碑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进化学校大门。
三棵松树
在李峰、王万相的带领下,记者在进化学校的一间库房中看到了那块兴办义学的石碑。碑靠着桌子立在地面上,碑面有些斑驳了,碑文用小楷书写,很有些功力。虽有几个字脱落了,但主要内容保存还很完好。发现石碑后人们数了一下,整个碑上共有1004个字,记载了清嘉庆年间进化村先祖们兴办义学的经过。这所义学就是今天进化学校的前身,我们的话题就从进化村和义学开始了。
最初我们村并不叫进化村,而是叫红蓼营,乡亲们还有个俗称“李家大华子”。上世纪初,村子才改名为“进化”,这个名字是李干卿(解放前做过青海乐都、化隆两任县长,永登县参议长)所取,由“清宁并进,盛德知化”而来。
我们进化村面临庄浪河,背靠祁连山余脉,距离汉代所建的玉山古城不远。过了庄浪河就是兰新铁路和国道312线。交通方便,取水容易,能看得出来当初先祖们把这里作为落脚点,也费了一番工夫。如今进化村有2000多人,分布在5个自然村中,大部居民为李、王两姓,此外还有陈、张、牛等姓。
乡亲们口口相传,进化村诞生在明朝初年。当时,李姓王姓的祖先从河南迁移来甘肃,后落户在庄浪河边。算起来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1975年前,学校内有三棵非常高大的松树,路经此地的商旅们远远就能看见。经常路过的人都知道,看见三棵松树,就快到进化村了,意味着又走了一程。这三棵松树可以说是我们进化村独特的标志。乡亲们传说,那三棵大松树从明初就有的,可惜后来在1975年的一场龙卷风中都被刮倒了,进化村的标志就没有了,这也成为进化村人们的遗憾。今年(2009年)又在路边摆了一块大石头作为标志,算是稍作了弥补。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