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
从市场的视野去观察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大小公司林立的时代,而“春秋五霸”也不妨看作是两千多年前的“五强公司”,齐国是强中强,在齐桓公时代甚至替天下制定标准,该怎么建水库都得按齐国的意思办。
公司的崛起和强大,取决于公司文化,齐国的公司文化是怎样的?这要去问齐国公司的老祖宗,创始人--姜子牙太公,又称吕尚。
姜子牙职场手法:就业悠着点 创业快着点
话说姜子牙爷爷都过了退休年龄二十年了,却还不着急找工作,没有急匆匆地用刀子将自己的简历用甲骨文刻写在乌龟壳上,然后抱着这一大堆乌龟壳到处找公司,求面试,却优哉游哉地在渭水边钓鱼。姜子牙八十岁才就业,孙猴子五百岁才取经,白素贞一千岁才恋爱,你急什么?
之所以不急,一则是因为对自己的实力和身体超级有信心,二则是因为自己所期待的目标很大。人生积累到一定阶段,下一步的目标或许不是求出来的,而是等出来的,等着人家来求你。姜老师的本领储存得差不多了,下一步目标就是进入西周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这个职位得由老板周西伯(即周文王)主动给他,如果他自个主动去求,可能周文王还会考虑考虑呢。人,有时候不能太主动,一主动,就变贱。
最后,周文王开着豪车到渭水边,把姜老师恭恭敬敬接回去了,直接提拔到西周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位置。姜老师没有白等,他辅佐周武王吞并了商纣公司,让西周从一个地方公司变为天下第一强的公司。
话说姜子牙爷爷辅佐周武王定天下成功之后,周王朝分封诸侯,姜老师被指定了一块责任地,那就是山东的营丘。老人家这时候志得意满,估计岁数也上来了,动作就不免有点迟缓,史书记载:姜子牙从西周的中心地段出发,前往东边接收齐国公司,一路上慢吞吞的看风景,《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东就国,道宿行迟”.
皇帝不急太监急,姜老师在酒店睡觉时,酒店老板就敲打他,给他打了morning call:老吕(姜子牙又姓吕),您还是早点起来赶路吧,机会易失不易得,您老人家居然还睡得这么安稳,不像一个去接收公司的人啊--“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姜老师马上从五星级酒店舒适的被窝里爬起来,退了房卡,跳上车,在夜色中一溜烟地跑,天刚亮就赶到公司,立即接收营丘。
创业时机难得却容易失去,别以为西周集团给你个分公司,事情就百分百定了,还有竞争对手呢,给了你不等于是你的。姜老师分到的营丘,还有一个叫莱的集团在候着呢,姜老师只要迟一个晚上,说不定就被莱集团抢先机,他老人家就只能折回西周集团,等着总部再分配了。
姜子牙对就业和创业两者拿捏得很准。于就业而言,他知道要等一等,才能得到自己所期待的;于创业而言,他知道只要有半秒钟的闪失,他就不是齐国的开山祖师了。而那位酒店老板的敲打也起了关键作用,所以,要感谢那些在人生关键时期催促我们早起赶路的人。
风险提示:姜老爷爷八十岁就业的案例,风险系数大,切勿模仿,从学校里毕业出来,该干嘛去就干嘛去,赶紧地做简历吧,师弟师妹们还没到等大鱼的时候。
齐鲁两家公司文化差异:方法简易崛起快 方法繁琐难崛起
姜子牙实施简便易行的公司文化:“因其俗,简其礼”.顺应当地的风俗文化和民众心理,简化礼节等事务,反正是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剔除执行过程中的一切障碍。
齐国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姜太公赶路时候的风格,动作快而简便,因此崛起也快。当姜老板还健在时,西周集团就特许齐公司扩大经营权和经营领域: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山东,北到河北,都是其经营势力范围。对于“五侯九伯”这些公司,齐公司都有话事权。
看一家公司的崛起,还得比较他的竞争对手或者邻近的公司,齐公司的大邻居和竞争对手是鲁公司。
鲁公司来头不小,他的第一任老板是周公,是西周集团大老板周武王的弟弟。不过,来头不小说明它讲究也多,啰嗦也多,发展的障碍也多。周公是贵族,做人做事肯定有不少讲究的,这个讲究具体到一个名词就是“礼”.我们且分析《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两个案例。
姜子牙经理接收营丘公司才五个月,就可以向西周集团打报告了,报告简明易懂,一目了然,西周集团看着也高兴。
周公的儿子伯禽接收鲁公司之后,足足等了三年才从容不迫地给总部打报告,西周集团的总经理,第二任周公,不解地问伯禽:“怎么这么慢呀?”伯禽回答:“急不来呀,我到了下面,要改变当地的风俗,变革他们的礼节,尤其是丧礼,当地人如果死了父母,要为父母守丧三年才能回来工作,这些工作都得慢慢做,所以就迟了。”
两家公司文化一比较,周公忧心忡忡地说:按这趋势发展下去,以后鲁公司得听齐公司的,因为人家齐公司讲究的就是简便易行,鲁公司太多繁文缛节。
果如周公所料,齐国一路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成为制定天下标准的霸者,而鲁国,始终没有成为大哥,还时不时被齐国欺负一下。
风险提示:姜太公讲究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要有太多人为上的障碍,但是,这不是说可以不择手段,简便不等于随便,放手不等于放纵,切记。
齐国曾想改变公司文化:聘请孔子为经理 被晏子喝止
司马迁对鲁国那种注重繁琐礼仪的公司文化似乎颇有微词,他评价说:“龂龂如也”,意思是说在礼节上斤斤计较,喜欢在琐碎的细节上较真,耽误业务。据《史记》的注释称,鲁国人过河的时候都要分个先后主次,这样一推让,当然耽误过河的功夫了。
公司讲究礼节,却未必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司马迁就叹息:鲁国比谁都讲究礼仪,可他们的管理比谁都乱--“何其乱也”.
当然,鲁公司的管理风格也是有其独特魅力的,至少给人以彬彬有礼的观感,有一年齐景公向鲁公司的高层孔子取经,孔子抛出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各阶层的人要扮演好各阶层的角色。齐景公正心动的时刻,名相晏子却跑出来喝止:“孔老师讲究繁琐复杂的礼仪,一进一退都有个详细的讲究,赔上一辈子的功夫都学不全(累世不能殚其学),这不耽误事吗?不建议学。”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