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扬楼”里,记者处处都能看到写有“如果菜品不满意,请记住厨师号;如果服务不满意,请记住工牌号”这样的温馨提示牌,而且牌子上写的投诉电话都是移动号码,屈总告诉我那是他和书记两人的号码,如果有投诉,都是他们亲自处理。记者不信,拨通牌子上的电话号码后,果然屈总的手机响了起来。他说就是因为这个电话,所以一次凌晨2时许,一位客人打通说招呼客人吃完饭后,把装有几十万元的包拉在了包厢里。对方以为他是看门的,在电话中一再强调这是公款,让他赶紧给领导汇报一下,他也没有解释,而是立即打电话给酒店值班人员,通过值班人员了解到包已被服务员交到吧台保管后,他又立刻告诉对方包已放在吧台,没有丢失,让其放心。当对方试着说能不能现在就去取回时,他说可以,并亲自赶到酒店和值班人员、捡拾的服务员等人一起,经过对失主身份、丢失钱的数额等一系列核对并备了案。当这位客人后来得知他是董事长后,感到非常吃惊。
鑫报讯 说来你也许不信,虽然离明年春节还有半年多时间,但为了能预订上2010年春节年夜饭,有人托关系找到兰州市景扬楼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景扬楼”)相关负责人,希望走后门得到特别优待。截至目前,“景扬楼”2010年春节年夜饭已基本预订完。能把生意搞得如此之火,能让消费者如此青睐,“除了‘景扬楼’让人放心的菜品、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外,最重要的是看重‘景扬楼’这个百年老店的招牌。”这是消费者对“景扬楼”信任的理由,也是兰州人的“景扬楼”情结。记者 张■ 实习生 苏慧/文 郗建农/图
周末记者采访时,“景扬楼”里人声鼎沸,大厅里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人气如此之旺,原来是两家婚宴和一家寿宴正在举行。在门口忙着接待亲朋的新郎官妈妈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儿子结婚、女儿出嫁都是在“景扬楼”里办的宴席,原因是“一来老一辈人吃着这里的饭菜长大,对这里的饭菜质量和价格都信得过;二来新景扬楼不但所处的位置好,而且装修也很喜庆热闹,场地温馨,给人感觉舒服。”新郎官妈妈说到此处笑得合不拢嘴。而新娘笑逐颜开地对记者说,她的几个姐妹都是在“景扬楼”举办的婚宴,因为百年老店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后,一定能带给她们长长久久的幸福和甜蜜。也许正是基于以上理由,“景扬楼”的年夜饭才会在离明年春节还有半年多时间,就已被提前抢订一空。
明年春节年夜饭已经抢订一空
目前,“景扬楼”有国家特一级烹调师1名、中国烹饪大师4名、甘肃省烹饪大师5名、高级烹调师12名、中级烹调师20名、初级烹调师23名、国家级服务大师1名、国际美食评委1名,主要经营地道的淮扬、川粤、京帮和陇菜,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为国家上缴利税100余万元。在“以景文传、文以景扬”的“景扬楼”创立旨意下,历经磨难后的“景扬楼”已走上再创一个百年辉煌的路。目前是我省唯一一家被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
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
老总的电话号码留在大厅
“我是景扬楼的第三代传人”
——访景扬楼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屈照树
5月22日,我在与屈照树的交谈中,他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谈话,更深深感染着我。“有人说我的经历就是‘景扬楼’发展历程的缩影,而我要说是‘景扬楼’养大了我,没有‘景扬楼’,就没有我的今天。”屈总用这样一句充满感恩的话,总结自己和景扬楼“血脉相连”的关系。
少年学艺、青年出国、中年重振这三个时期,是屈总从草根成长为餐饮“枭雄”的传奇人生中三个重要阶段。
屈照树小小年纪就曾卖过大豆、西瓜,12岁还跟大人拓过土坯挣钱贴补家用。1969年,14岁的他被兰州市饮食公司照顾到理发店当学徒,拧了三天毛巾后,“再也不愿拧毛巾”的他跑到了“当时最有名气的“景扬楼”请求收留。谈起这段往事,屈总笑着说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在“景扬楼”可以学手艺吃饱饭。
当时“景扬楼”的总经理王少山,是一名“厨艺高超、做事认真到苛刻、脾气倔强而又非常严厉”的老先生。王先生在对厨房洗碗的屈照树经过观察后,发现他是一个可塑之材,便有心培养,将他调到案子上。一次,切菜时他不小心将手切破,鲜血直流疼痛难忍。原以为会得到师傅同情和安慰的他,没想到师傅在看到他的手被切破后,反而从缸中捞出榨菜让他继续切。看着师傅严厉的目光,他忍着委屈和疼痛的泪水拿起刀,然而手刚摁到榨菜上,伤口渗进的榨菜汁就令他疼得满头大汗、浑身哆嗦。此时,师傅开口说道:“干啥事都不能慌张,慌张就会出错,有些错能弥补,有些错会让你后悔终生。”这件事对他影响深远,而师傅的教诲更使他受益终身,并在他掌门“景扬楼”后,在制定团队理念时专门写了一条:“戒骄戒躁、不急不忙。”从此后,他每天凌晨4时起床,切肉丝、肉块、肉片练刀功,刻苦钻研菜谱,即使文革期间,白天陪师傅挨斗,晚上跟师傅学艺……在晨刀暮勺、烟熏火燎中,作为王少山高徒的他18岁成后灶组长;20岁当选厨师班长;28岁被推举为“景扬楼”副总经理;32岁因“技高人好”调到兰州烹饪中心当老师,在此期间从未离开过灶台的他,还曾两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表演陇上名肴“百合宴”,其中屈照树精心雕制的“八宝百合西瓜盅”,受到中央首长及在京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1986年,外交部要求甘肃推荐一名驻国外大使馆厨师,经过推荐、考核、审查等层层把关和严格筛选后,屈照树被借调到外交部。“在北京考察时,我做了八个冷盘、十道热菜、两道点心,因为做得亮豁,当即便被拍板留下,并很快被派往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任行政总厨,在当时那个年代及我的同龄人中,级别和待遇还是相当的高。”屈总说。
在大使馆工作期间,他有幸受到了杨尚昆、宋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次,宋平品尝了屈照树制作的菜品“水晶虾仁”后连说好,在得知是兰州来的师傅后,十分高兴地要和他见一面。当屈照树来到宴会厅时,宋平亲切地问他:“你认不认识我?”他说:“当然认识,您是我们的老书记。”听到这句话后宋平犹如他乡遇知己一样,拉着屈照树坐下拉起了家常。
70年代“景扬楼”翻建时,特请我国著名城市建筑大师任震英规划设计,形成有江南建筑风格、古香古色的酒店。翻建后同时可供500人一次性就餐的“景扬楼”,成为兰州市首屈一指的就餐待客之地,并成为金城餐饮的龙头老大。到1994年时由于人才流失、新兴餐饮业崛起等因素,受到冲击的“景扬楼”生意每况愈下,已到举步维艰地步。面对这种状况,从国外回兰后被任命为四川酒家经理的屈照树临危受命,重回“景扬楼”任总经理一职。
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都没有倒下的“景扬楼”,绝不能倒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打破大锅饭,在餐饮企业中首推股份制,让员工在“人人都是企业股东”的理念中,树立起市场观念,改变“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坐店等客和身居老大思想,充分利用和发挥“景扬楼”百年老店的品牌效应。同时,在经营上对菜肴求新求精,菜肴转向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和适应不同口味顾客要求等。经过一系列变革,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员工收益不断增加,企业活了起来,“景扬楼”再踏辉煌。